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时评:价格波动该找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02:22 中华工商时报

  今年以来,猪肉、食用油等商品价格上涨较快,许多城市住房价格继续大幅上涨。3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7月份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粮食和农副产品的涨价有多种因素,比如,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可能是外部因素之一。但从根本上说,某些商品供求结构失衡,供不应求或需求过旺等原因,才是导致这些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主因。

  然而,指出价格上涨的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分析、看待当前的价格波动,以及如何应对这一形势。

  首先要看到的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上运行。由于价格过低,成本上升等原因,农民经营利润小,风险大,生产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一定时期内农副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刺激价格上扬。从这一意义上分析,这一轮价格上涨,是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较低基础上发生的,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一种合理补偿。

  按照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在物价、尤其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时,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必须要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即借助行政手段保证不发生大的问题。从以往的经验看,借助行政手段,动用财政力量,的确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解决粮食和副食品生产、供应、价格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产品供求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却是行政手段无法解决的。因此,价格波动成为周期性现象,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

  从长远发展的需要来说,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需要发展生产、改善供应,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供求的积极作用,综合采取财政、信贷和保险等多种措施,综合运用控制出口、增加储备、加强监管等方式,综合提高信息、中介、流通等服务水平,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支持粮食、畜牧、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帮助农民和农副产品生产企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找市长还是找市场,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我们当然承认为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离不开

宏观调控的特殊作用。但是,“米袋子”、“菜篮子”以及住房、交通等等民生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内,依靠经济手段去完成。总是喜欢行政干预,总是习惯借助行政的力量,表面上会让困难得到暂时的缓解,但矛盾并未真正解决,反而会积压起来,酿成后患。本报评论员 高初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频道精选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