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昆特-约克:一封给北京的情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9日 04:23 第一财经日报

  德国国宝级艺术家昆特·约克用诗的语言描述着对中国的感受,他历时多年创作的作品“给北京的信”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周舒

  约克这样描述自己的信,“信里对中国的体会包含了对战争的担忧,对西方文化的担忧。尤其要大家注意的是战争的威胁,与人对人的伤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封信并不仅仅是写给北京,而是写给全世界,但是约克认为北京是一个最好的收信人

  昆特·约克(Gunther Uecker)看上去很憨厚,长得很像欧洲漫画里时常出现的大肚子老爷爷,然而他的作品却经常充满了尖利的钉子,厚重的木材,而且苦难是他经常表现的主题。这位老人今年已经77岁高龄,乃是德国的国宝级艺术家,2005年的时候,德国为了庆祝他从艺50周年,曾经大张旗鼓地为他举行了多个国内和海外的特别展。尽管如此,约克却仍然有心愿未了,那就是他1994年准备在中国展出,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搁浅的“给北京的信”。6月22日,这封一寄13年的“信”,终于到达了中国美术馆,“这是一封给北京的情书”,约克笑呵呵地说。

  这封信写在巨大的布幔上,从中国美术馆的

天花板上垂下,有的写满了文字,有的涂满了厚厚的颜色,还有的则是缝上了纵横成队列的包在布包里的小石子,共有19幅,乍看之下,十分壮观,甚至让人想起古老的布料作坊。颜料也不仅仅包括人们熟悉的油画颜料、墨汁,约克特意指出,“这封信也是用沙土和灰尘写成”。策展人亚历山大·透纳曾经在德国新艺术家协会展出过这些未能寄达的信,“约克给北京写了一封信,希望能让收信的人感到愉快,但是还没寄出去的时候就在发信的地方先展出了一下。现在看来,这封信终于到了目的地,真正是到了家”。

  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更为注重的是在当年的寄信活动中,约克就已经和中国的“新刻度”小组有过联系,因而让这封姗姗来迟的信已经“和中国的新艺术有了渊源”。1994年和约克一起策划在北京举办展览而未果,歌德学院院长埃克曼的感慨更包含了一份时间的感觉在其中,“它的最终抵达证明,名叫历史的邮局果然不负所托”。

  最早的时候,中国对于约克只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我读过的中国古代诗歌里写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我十分好奇这样的国度经过了巨大的变化,是什么样子的”。1984年,他坐上了著名的“东方快车”,经过漫长的火车旅行,路上经过了辽阔的西伯利亚和蒙古大草原,来到了中国北京。1994年,他再次来到北京,第一次筹备寄信,十年间发生的变化令人惊讶不已,“通过向这有如此丰富之美的大国倾注视线,而参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性变迁,让我幸福”。他并不愿意具体描述当时他在北京究竟看到了些什么,而是让大家去仔细观看挂在展厅中的信,“我把所有的感受和见闻都写在上面了”。而如今又过了13年,如果约克要再写第二封给北京的信将是怎样的光景?约克还是憨厚认真地回答:“肯定会很不一样,中国现在的兴旺让我有一种欣喜的震惊,将来我大概会把在中国的新体会创作成新的作品。”

  约克认为自己的信是“像游戏一样,把感受写下来,有时候是文字,有时候是图画,不光是确定的文字”。而那些巨幅布幔上,有文字可循的部分到底写了些什么?约克答道:“那是二战后那些流亡的被迫害的人起草的文件,现在已经成为联合国人权公约,但是现在看来,文字仍然动人。”当他接近亚洲历史的时候,他发现这份公约上所说的灾难也曾经在包括中国、越南在内的亚洲国家发生过,用埃克曼院长的话来说,“他就开始用心血来写这封信”。

  约克这样描述自己的信,“信里对中国的体会包含了对战争的担忧,对西方文化的担忧。尤其要大家注意的是战争的威胁,与人对人的伤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封信并不仅仅是写给北京,而是写给全世界,但是约克认为北京是一个最好的收信人,“北京是最好的收信人,可以把这封信带给全世界。”

  艺术品应该与生活挂钩

  《第一财经日报》:你早期的创作中经常使用尖锐的钉子和厚重的木材,为什么给北京写的信要采取布料这种柔软的材料?

  约克:布料本身包含了联结的可能,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布料可以变成布带,在人们的手上打个结,把人们彼此联结起来。在《伤害-连接》这幅里面,你可以感觉到,人对人的伤害其实是人们走到一起的基础,撕开的布又体现出一种连接,我希望人们从伤害走向连接,走向团结,这是我的人文诉求。垂挂下来的布帛,就好像线装书籍一样,布满在展馆中,人们行走在其中,就好像行走在迷宫一样的图书馆当中,只不过这些图书都是悬浮在空中,人们通过行走来翻阅。

  至于我以前创作的作品当中的钉子,我从25岁开始创作,就意识到要把绘画的工具变成现实的表达,就像马雅可夫斯基说的那样,“诗歌要用锤子写出来”。我想让工具本身变成艺术品的一部分,但是又要让人们摆脱对工具本身固有的想法,所以我就用和铅笔形状相近的钉子来作图案。这样艺术品就能和生活挂钩,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有些人号召艺术家要让艺术与人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创作的材料直接体现艺术,这样本身状似平庸的东西反而是我们艺术的内容。

  我从前曾经用洗衣机和钉子的声音做作品,洗衣机被打入钉子,变成制造恐怖声音的机器。当时的想法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作为艺术的材料,要打破崇高与平庸之间的界限。

  《第一财经日报》:在17号作品《排练》上,有很多布包起来的小石子,这代表着什么呢?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的墨汁,是否是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

  约克: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是拓印,就是用水墨来拓印图像和文字,我用很多白色的小石块来象征拓印的过程,不是对某件实物的模仿,而是对拓印这个行动本身的模仿,这需要从诗意的方向来理解。这些白色的小石子本身代表的是一个概念的过程。大量使用墨汁确实是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一财经日报》:大量的文字是否也是你创作的风格?除了公约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文字内容?

  约克:文字是我的主题之一,是要表达对文化的思考。文字本身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永恒的题目,当我们用文字来创作的时候,文字就摆脱了原初传达意思的功能,而是变成了一种可以欣赏的很美的现象。

  1982年我在中国台湾举办展览,其中一个系列作品是“被剥削的人”,我花了3个星期临摹汉字,然后将120个汉字写在布上,这个系列展览在台湾,参观的人一共有15.7万人次。

  Profile人物档案

  昆特·约克:1930年出生于德国梅克伦堡州温多夫的一个农家,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当时的民主德国设计游行标语,画斯大林头像。1951年移居西柏林,1955年开始进入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深造,制作了第一件钉子作品。1974年开始成为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授,现在居住在杜塞尔多夫。

  约克是德国著名艺术家小组“零社”的核心成员,这个小组是德国著名的先锋前卫组织。他的作品以使用实物创作闻名,同时有很多

行为艺术作品,也为多部舞台剧和电影做舞美设计。他是卡塞尔文献展与威尼斯双年展的常客,从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就已经积极参加,同时也参加过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艺术活动。德国政府先后颁发给他“一级联邦德国勋章”、“联邦星级十字勋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