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百年相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 04:22 第一财经日报

  小陈

  相声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正式形成于北京。它是一种历史悠久、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相声广泛吸取传统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

  京津两地是中国相声成长的摇篮。在相声的演进与发展中,不同的时代诞生了不同风格的相声大师,在清末民初,北京的就有有名的“八德”相声演员,之后还诞生了分别有“万人迷”和“幽默大师”之称的相声演员李德锡和张寿臣,他们表演也大多以讽刺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

  实际上,给中国曲艺带来了第一次大规模兴盛的是于1923年电台在中国的应用,它使得这项表演艺术极大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据记载,1935年,天津有4家电台,曲艺栏目占了大部分时间,同一天里,陈士和在中华电台说《聊斋》、富安平在仁昌电台说《狸猫换太子》、张浩然在东方电台说《蛾眉七剑》、佟浩如在青年会电台说《儿女英雄传》,热闹非凡,相声兴盛之至。

  解放后更诞生了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吴文科、薛宝琨、马季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相声大师。除了《关公战秦琼》、《贾行家》、《扒马褂》经典名段之外,他们所表演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夜行记》、《买猴》、《帽子工厂》等也深入人心。这一时期,随着革命思想意识的发展,相声也历经了“铲除荤口”和“旧思想”的改造——相声力求超越“开心解闷”的娱乐境界。

  虽然与在北京天桥鼎盛时期无法相比,但上世纪80年代后,社会的变革以及随着电视、收音机等传播工具的发展,侯耀文、姜昆、冯巩、李金斗等以

幽默而鲜活的时代审美风格而成为了大众喜爱的新一代相声明星,他们通过“春节联欢晚会”等电视节目将相声再度带进千家万户。

  但自1993年起,老一代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马三立、马季等相继谢世,以及近日新一代相声领军人物侯耀文也辞世,被称为“完全国粹”的中国相声在一代代相继淡出之后,进入了“郭德纲时代”。(小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