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叶檀:货币政策调整时间已经不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08:51 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统计局5月份3.4%的CPI数据一出,相当于明确了要加息,以中国的货币流动性而论,问题已经从加不加息,转到了何时加息的讨论。

  虽然笔者坚持认为,作为货币政策的加息并不能对中国的经济发生什么指导性的影响,从屡次加息被资本市场作为利好来解读,目前爬行式的加息对于缓解过剩流动性的作用,甚至可以用抱薪救火来形容。

  当我们在讨论货币政策作用时,其实认可了几个大家默认的前提条件:第一,货币政策的市场传导是有效的,通过票据操作央行可以从容控制资金投放量;第二,货币的配置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市场区分出有效投资与无效投资,从而使金融与资本市场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第三,没有如泰山压顶般的汇率升值压力。

  但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三个前提条件是否具备值得怀疑。

  我国的货币政策到目前为止仍以行政手段为主,如果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调控不到位,银行就不会收缩放贷冲动,一旦到达临界点银行又无法承受压力。目前存款搬家已引起有关方面的严重关注,由于金融体制的滞后,远远不敷经济发展所需,导致金融机构仍对存款数额极度看重,存款为王”,有存款才有存贷差的收益。事实上,对于银行而言,只有存款利率上升才是真正的紧缩,存贷款利率同升,存贷差利率空间不变,对银行赢利模式的转变无法起到任何激励作用。

  而在资金的有效配置方面则更令人担忧。笔者昨天提到4万亿元以上的灰色收入,意在表明有许多资金在政府的控制之外,事实上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世界流通,因此紧缩政策对于这部分资金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政策面一旦放松,这些资金就会四处流窜追逐

人民币升值之利。

  刘煜辉先生比较工业品出厂价格分析中国下游产业受到严重挤压的情况。5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8%,与前四月持平;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6%,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6.3%,衣着类和一般日用品类价格分别涨1.3%点和1.2%,而耐用消费品类价格下降1.3%。这种数据再形象不过地表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上游产业的价格上涨向下传递的通道依然不畅,下游产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导致投资消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资金的有效配置大成问题。

  与成熟市场相反,我国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浪费型配置,这样的无效配置过多,必然引起资金流向与投资者价值取向的功能性紊乱,他们无法通过大批资金的流向找到实体经济的成长点。我国受到挤压的下游产业在资金歧视环境中能够生存成长,说明这才是中国真正有效率的企业,但这些企业由于资金贫血,导致成长性不强。

  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着很大的人民币升值与开放金融资本市场的压力。此次中美对话,我国在市场开放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但美方显然意犹未足。

  我国目前的货币爬行政策是在内外各种压力之下的产物,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空间。但这一时间不会太长,不管是外部的压力,还是内部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核心领域货币体系的调整势在必行。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人民币能够从市场有效配置、要素资源价格等各方面,全面地反映

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使得目前的财富效应能够真实地体现在民众的生活水平上,能够体现在具有
竞争力
企业的赢利水平中,其紧迫性如何强调都不过份。如果还没做,必须尽快开始做;如果已经做了,必须加快以市场主导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