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新
当我离开麻柳村的时候,在村口,几个送我的山民指着小溪边一个大树桩问我:“你看这棵麻柳树大不大?”那的确是一棵大树留下的树桩,直径约两米左右,可以想象它站立在小溪边的高大身影。村民们的语气里满是惋惜和怀念之情,麻柳村就是因为这棵树而得名的。就是这么一棵风水树,前几年还是被人砍掉了。
我在林区呆过几年,我知道要砍伐这么大的树,不可能是盗伐者干的,只有公开地合法地砍伐,才能有条不紊地将它放倒。那粗大的树干至少得雇二十来个山民才能搬运出山,搬到公路边,至少可以装满一卡车。很明显,砍伐者的实力一定强大到麻柳村的山民联合起来也不能阻挡的地步。既然这棵麻柳树不能避免被砍伐的厄运,山民们也就认命了,有些人干脆挽起袖子来帮别人干活,挣几个工钱。
眼前这个树桩倒是个很好的提醒,提醒我想了一下巫傩文化。巫傩文化从古到今都是在民间土生土长,也没有谁刻意保护过这种文化,它在从业者内部实现了传承。传到今天,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觉得巫傩文化不会像那棵麻柳树一样遭到人为地破坏,因为巫傩作为谋生的手艺已经失去了市场,没有谁会刻意来消灭它,其实用价值在某些人眼中还不及那棵麻柳树。
也就是说,巫傩文化如果从我们眼前消失了,其根本原因一定出在巫傩文化内部。与何华宗的谈话中,我听出了这方面的忧虑。这些年商业文化来得太猛烈,麻柳村这么偏僻的地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何华宗找不到合适的传人。这种传承上的断裂,才是巫傩文化的致命伤。虽然有很多人试图保护这种文化,把巫傩上升到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的高度,但始终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维持巫傩的原生态。一旦实施保护,就成了旅游区里那种变味的表演,保护也失去了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