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明天我们会成为美国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1:0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葛传红

  有些人经常预测,因此成为笑柄。但是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亚力克西·托克维尔似乎是个例外。他在1837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以他实地考察为基础,描绘了美国的独特之处,并称其为一种"新文明",他因此坚信"美国是未来世界的象征"。托氏以及他的书因此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至今仍被研究美国的学者们奉为圭臬

  然而,时光飞逝,毕竟将近200年过去了。这期间可有人慎重地检验或思考过托克维尔的预言呢?终于,又一位法国学者------居伊·索尔曼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对美国方式的一切抵抗都是徒劳的,而这种方式决定着我们自己的生活。应当想得到,我们明天的日子将更加美国化,而不是保持昨天的样子"。换句话说,明天,我们都会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美国人。

  居伊·索尔曼是一位政治学者,1964年毕业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曾任法国总理顾问,也曾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哈佛等名校的客座教授。自1983年以来,索尔曼已出版了《美国保守革命》、《自由解决》、《世界新财富》、《我们时代真正的思想家》、《资本论、影响及结果》、《印度之神韵》等多部有影响的著作。了解一个国家是需要时间的,而本书------《美国制造》则是作者与美国40年密切接触的成果。

  索尔曼认为,"美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只是人间的一个国家,同世界上所有国家一样,是一个既有优、也有劣的矛盾体"。他认为,美国的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不能也不应该和欧洲文明混为一谈。他的理由似乎很有说服力,就是在很久以前,美国人就不再是欧洲人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美国文明仍然是一种西方文明,但却不再是一种欧洲文明,欧洲人更愿意把美国人看作欧洲人的表亲。"

  可是,"9·11"恐怖事件成了一个分水岭,也改变了一切。从此之后,美国就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秀场",而美国也要将"经济上自由与精神上保守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强加给全世界;让这种思想穿越大西洋。政府世界,当时仅仅是一种设想,可这样的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p.29)如果用布什总统的话来说,就是"传播我们的价值观有利于促进我们的安全"。

  但是,这极易引起世界上两种文化的对抗,而反美主义则应运而生,典型的表达则是"让遥远的美国和它的白色大厦一起倒塌吧!"。实际上,美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迷恋武力。索尔曼在书中说美国人相信"枪杆子出人权"(p.215)的道理。这样就把美国变成一个矛盾聚合体,在国内实现民主,而在国际上实现霸权。美国就犹如好莱坞大片里的"金刚"(KingKong),除了展现好的一面,也展现糟糕的一面。对此,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约瑟夫·奈(JosephS.Nye)也许深有同感,他在《美国霸权的悖论》(TheParadoxofAmericanPower)一书中哀叹道,美国一方面以推行民主的名义发动战争,另一方面却又在践踏公认的国际准则,这让人们很"困惑"。

  事实上,现在的世界真的变化很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像美国。比如:麦当劳快餐店遍布全球的各个角落,不同肤色的人们喝可口可乐看NBA,好莱坞大片和美国流行音乐也无处不在。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索尔曼说得不无道理。

  然而,对于全球的众多知识精英来说,美国文化则更多地受到了嘲讽和蔑视的双重解读。全球化理论与后殖民思潮倾向于认为"美国化"即是"全球化",努力要将"美国制造"妖魔化,而且还把它简略成为一种新的"洪水猛兽",使之成为人人又恨又怕的假想敌人和有害之物。

  按照《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作者、已故学者爱德华·赛义德的观点,美国的文化极富侵略性,天然就存在向全球推销、以一元价值取代多元性的倾向,因此,他大声疾呼这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或者准确说"文化霸权主义"。但问题在于,在所谓"美国制造"里,真的包含有一些理论的融通之道吗?美国的文化在何时克服理论的地方性色彩,从而使自己成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呢?这一切索尔曼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不能不说是《美国制造》的一大缺憾。

  对此,索尔曼本人也在书的绪言中表示,"敝人希望本书能对更加详尽地了解美国这个独特的社会作出绵薄的贡献。读完本书,悉听尊便,可以去爱美国,也可以不爱美国;本人只是希望每个人的选择是理智的选择、明智的选择,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也许,中国人会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或者"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此说来,美国人是不大可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的。但外国人的观察靠得住靠不住呢?也许有一句话大家不应忘记,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至少,一个外国人、旁观者往往能发现不为人们注意的一些事实和差别,至于是否就一定中肯,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对此,索尔曼有相当的自知自明,也非常诚实。只是,有一点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那就是:一个法国学者看美国的视角是多么的独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