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历史关键在于如何讲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 11:56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杨时旸

  作为知名的专业编剧,冉平在编写了众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之后,渐渐对电视剧的叙述方式失去了兴趣。他觉得,电视剧的叙述模式只是要去把一个故事讲述明白,而不能自由地展示作者自己的思考,于是他将创作转向了小说,并把这部厚重的《蒙古往事》作为自己寻求新型叙事方式的突破口。

  《财经时报》:您在准备创作《蒙古往事》之前,对于铁木真以及蒙古历史有过比较深入的了解吗?

  冉平:有一次我在为电视台准备一个电视片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关于铁木真的资料。在那之前我对于这些一点了解都没有,后来铁木真还有蒙古文明的那段历史在我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我就觉得应该把它写出来,而且应该用小说的形式,用一种新的叙述形式表达出来。

  《财经时报》:有人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阅读障碍在于对那段历史以及人物的不熟悉,那么您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

  冉平:我在写作的时候一直战战兢兢,从动笔开始到最后完成一直写了一年多的时间。每天也就写几百字,最多的时候也才一千字左右。最大的障碍就是关于如何去叙述的问题。对于我来说,不想用常有的那种电视剧的叙述模式。对于历史来说,不在于叙述什么,而在于如何叙述。

  《财经时报》:《蒙古秘史》对于您的影响大吗?您是不是有意想要以《蒙古秘史》中的那种语言去写作?

  冉平:《蒙古秘史》给了我灵感。我对于《蒙古秘史》中的语言非常喜欢。那是一种直接的,没有汉语中的那些固定模式的语言,非常生动。我最初写的时候,还没有找好自己想要的叙述方式,所以写到后来自己推翻了重写,后来故意不用那种熟悉的语言去写,自觉地造成一种陌生感,才找到了想要的感觉。

  《财经时报》:写关于铁木真以及蒙古题材的文艺作品也有不少,您认为自己的这部作品与其他的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哪些方面?

  冉平:主要就是叙述方法的不同。其他的文艺作品描述到蒙古文化的时候都是用非常通畅的习惯的汉语去描述一些画面,我是非常不能忍受的。其实真正的蒙古人身上有自己那种独特的东西,必须找到一种能表达那种独特东西的语言,我想我做到了。我想能回归到真正的文学上来,而不是写成电视剧的脚本,所以在语言上我是很用心的。

  《财经时报》:您自己好像很不愿意把这部作品说成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是吗?是什么原因呢?可是您写的电视剧大多是历史题材的,是不是自己对这方面有所偏好呢?

  冉平:我是愿意把这部小说描述成是一部当代题材的作品。是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历史题材小说区分开来,这部书应该能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我写电视剧不同。其实我更愿意写一些当代的题材,我想在《蒙古往事》之后,我再也不想碰历史题材了,想好好写一写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

  《蒙古往事》作者:冉平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日期:2005年8月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