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集体介入后期商业运作,艺术权贵悉数出场
创作、评论和幕后的商业资本,如何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是这个市场良性发展的前提
□ 本报记者 杨时旸
新年初始,一场名为“当代艺术年鉴”的展览悄然拉开帷幕。这并不是一次人们常见的艺术展。在厚厚的参展名录上,一长串知名艺术家的名单之后,还排列着一长串当代著名评论家和策展人的名字——范迪安、高岭、杨卫、皮力……
这些活跃在当下艺术领域的批评家们仿佛成了展览的主角。实际上,真正的主角在后面,中鸿信拍卖公司才是真正为这次艺术展买单的“东家”。
拍卖公司搭建起一个舞台,评论家构筑起一个框架,艺术家是单纯的参与者。这才是这次“当代艺术年鉴”的独特之处。“把专业的学术研究和批评引入到艺术展,再把它和拍卖结合到一起,体现出批评家的作用和引导收藏家的形式,这就是我们的构想。”策划人之一批评家杨卫这样总结道。
寻找未来仍有价值的作品
陈丹青,方力钧,岳敏君,高氏兄弟等这些重量级的当代艺术家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两到三件作品参加了“当代艺术年鉴”的展览。但是与他们自己曾经参加过的展览不同的是,在这次展览之后,还要经过一次市场的检验——他们每个人还要自己从中推荐出一到两件作品参加随后的拍卖。
这些作品都已经事先标明了底价,等待的只是最后市场对于那一串数字的考核。展出230件作品,拍卖其中的190件,包括油画,雕塑,照片等等几乎所有视觉艺术的种类和范畴。
虽然作品涉及的内容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所有参展作品必须是反映当代生活状态、面貌、矛盾与精神内涵。”著名评论家高岭这样解释入选的艺术家和作品。
“其实许多艺术家都非常有名,既能吸引眼球又肯定能卖出好价格,比如陈逸飞。但是我们没有去选,就是因为我们想办一次真正的当代艺术展,让那些真正关注当下生活的艺术家站在舞台上。而像陈逸飞那种西洋仕女之类的作品与这种精神不符,所以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
在参展艺术家中,高氏兄弟的作品颇能引人注意。一向以“反时尚的大智慧”著称的高氏兄弟的摄影作品“感觉空间-祈祷”被列入了拍卖名录,标价6万到8万元人民币。这可能是对于这次活动的一个最好的注脚。
因为他们的作品一直被评论界称为“对于时尚的反叛和纯粹的精神批判”,所以真正能接受的人并不是很多,又加上这次参与拍卖的是一副摄影作品,这更是出乎大多数中国收藏家的习惯之外。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作品,却最能契合这次展览活动的主题——反映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
评论家高岭的解释也许最能体现出这次活动的要义,“我们力推我们认为优秀的艺术家的真正目的,就是希望用更加独立的眼光,引导收藏家去关注那些在未来仍有价值的作品。这才是‘当代艺术年鉴’的意义。”
评论家:真正的幕后推手
“以往的艺术创作、评论和拍卖都是彼此分开的。而且对于当代作品的艺术展和拍卖会都不是非常纯粹。我们要把真正的学术批评引入其中,梳理出当代艺术的脉络。体现批评家的作用。”策划人之一杨卫这样说到。
以高岭、杨卫等评论家发起的这次展览,从2005年7月就开始着手准备。一共24位对于当代艺术最有发言权的评论家经过不记名投票的形式,选出了230件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那之后,他们再与那些入选的艺术家取得联系,说服他们参加展览和拍卖。
因为由24位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一起组织的活动还是首次,所以大部分艺术家还是愿意参展的。“他们相信我们这些评论家的实力,但是还是有一部分艺术家拒绝了。这是因为他们顾虑自己的作品在随后的拍卖会上无法成交而影响了自己在艺术上的地位。”高岭透露了其中的一些细节。
他说,中国的当代艺术与国外不同。中国的收藏家大多没有受过什么系统的艺术教育,而只是把艺术品当作一种投机。而艺术家的创作也缺乏系统整理。所以,评论家必须发挥作用,用专业的眼光梳理出那些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而且这也能让市场检验一下我们评论家的眼光。”高岭坦言。
对于评论家掌握着话语权是不是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而迎合市场的问题,高岭表达得很干脆“商业与艺术永远是在搏弈,但是评论家应该独立出来,决不能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拍卖行如何扮演商业主角
在230多件作品在向公众见面之后,其中一多半的作品将被拿到拍卖会上进行拍卖。这次活动的拍卖公司老总王忠义介绍说:“现在中国能做文物和艺术品拍卖的公司有大约200多家。但是几乎所有的格局都是以宋元明清的作品为主,最近的也就是李可染他们的作品。所以大规模的做纯粹的当代艺术品拍卖还几乎没有。”
对于当代艺术品拍卖的缺失主要是因为成交的风险问题。但是对于古代作品的拍卖,收藏家更担心真伪问题。当代作品,反而不存在赝品一说。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怎样选出那些既能经得住时间检验又能经得住市场检验的当代艺术作品。
王忠义坦言,他们举办一场拍卖会不可能不考虑市场,因为成交率的高低也关乎自己的声誉。但是他们更愿意做一个尝试,去推出那些当代的作品。“有专业的评论家做出判断,收藏家就更有信心能把握方向。但是我们第一次做,还是选择了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参加拍卖,以后我们想将这个活动做成一个品牌。那样就可以发掘出更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其实这样也是要表明我们作为拍卖方是考虑长远目的的。”
对于大多数中国收藏家只收藏古代作品而不关心当代作品的怪圈,高岭这样解释,“市场对当代艺术缺乏信心,这是个误区。其实历史上的作品也曾属于当代,真正好的藏家必须有发现当下有价值作品的眼力。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拍行和收藏家树立信心。”
艺术打前阵,包装在拍卖会,中间由评论家力撑舆论环节,这种“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是一次全新的实验,其最终能否成功,能否实现三者之间的共赢,并切实推动当前还颇显颓势的当代艺术品市场,还有待检验。(011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