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爱恨中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 18:45 《财经时报》

  □ 白青

  在挺进资本市场成为企业制胜之道的今天,眼看大企业能够得到银行贷款,能够顺利上市融资,尤其是一些概念股的上市套现,使得公司管理层坐拥巨万,中小企业早就不甘也不敢寂寞,毕竟,靠自由资金发展,的确速度太慢。

  而在国内,银行因为要降低坏账率而惜贷,中小民营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国内股市要吃下股权分置改革的盘子,已经无力接纳新股上市,况且IPO也要排队等上好几年;香港上市市盈率又太低,成本也高,一般为融资额的15%。这样,再加上纳斯达克的造富刺激,美国上市就成了很多企业的最佳选择,不仅速度快,成本低,一般为10%,而且市盈率还很高。纳斯达克总是不吝于赏识寒士的。

  这样的情况在未来的几年内无法改变,加之今年政策已经扫清了买壳上市的限制,估计在未来几年内到美国买壳上市将出现又一个高潮,而这就是上市中介们的市场机会。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熟悉美国法律和

证券市场,语言也不通,所以必须有中介为他们服务。

  现在中国的海外上市中介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提供的服务差别不大,又无从考察其资格,在信息上中小企业完全处于劣势。这种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在中介选择上陷于盲目。一旦闻得某成功案例,即按图索骥而至,这就造成很多中介公司都宣称某个案例是其作品,如若不详细调查,就很可能上当。

  中小企业需要中介,如果企业直接设立部门来负责上市业务,就成本太高,不符合规模经济原则,而中介公司的专业性可以保证上市的低成本;但是现在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企业对中介产生极度怀疑,加之有黑中介浑水摸鱼,利用信息不对称来牟取暴利,中小企业对中介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中介商也有苦水。上市是一个长期过程,有时要持续一两年,而且很多前期成本需要中介去付出(比如

审计费用),所以必须收些首期费用。而且中国企业不懂上市过程,所以需要中介全程指导,必须掌握控制权,才能保证服务成功。而这些运作特点在中国都会引起误会。

  也有很多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备上市条件,运作也不规范,没有通过上市审计,却把责任归罪于中介,产生对中介行业的怀疑。

  而目前,如何建立机制防止中介对上市指导权力的滥用,厘清中介资质是当务之急。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1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