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迪斯尼与符号消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 10:16 中国经营报

  梁伟怡

  全世界最小的香港迪斯尼于9月在香港开幕。此主题公园地方虽小,但开幕日为数16000的到场人数却甚为壮观。5000内地游客亦蜂拥至此,为睹中国首个迪斯尼的开幕风采。在传媒镁光灯下,内地游客顿时成为了米老鼠的新闻配角:在非吸烟区内抽烟、蹲坐在地上、小孩随地大小便、以洗手盆当做便盆大便、放声讲话、插队……有传媒甚至称这种种“不文
明”的行为为“中国人的丑陋”。

  也许一般彬彬有礼的“文明人”会认为这是不懂礼仪和不进步的行为,然而从文化研究者的角度而言,也许这种旅游方法比“文明人”的方法更为“西方”、更为“进步”。何出此言?盖因这种不顾当地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只着眼当下消费的旅游方式正是西方资本主义旅游的终极表现。

  文学及文化研究学者卡勒尔Jonathan Culler对此有独特的看法。在“旅游的符号学”Semiotics of Tourism一文中,他指出当今的旅游工业已转变为纯粹对符号的消费。我们到不同的地方旅游,其实只为了消费被视为代表该地方的“旅游符号”。例如,到法国旅游,为的只是到巴黎铁塔、香榭丽舍大道、罗浮宫、法国名牌服装店等代表法国的符号拍照留念、购买巴黎铁塔模型和名信片、付钱进入罗浮宫走一周、再到名店疯狂购物一番,完全无须理会法国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所谓的名胜古迹,就是让我们消费的文化符号。旅行团的行程表,就是我们的消费指南。作为游客,我们完全无须参与当地人具体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只消沉醉于消费与该地方相关的文化符号。在消费主义扩张的年代,消费是唯一的旅游文化和礼仪。

  过去,旅游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对自己的文化冲击,也可能是对心灵的洗涤。其实最能体现旅游精神的就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笔下的“游荡者”。他的旅游方法不像现代人般到处参观名胜,而是一天到晚漫无目的地在新的城镇、不同的街道、各个国家到处漫无目的地流连。透过闲荡体会不同地方的文化及生活,透过生活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在消费主义扩张的年代旅游,似乎无可避免地只能消费旅游符号。迪斯尼乐园这个由众多卡通符号堆砌出来的旅游景点,正是消费旅游符号的最佳场地。现实生活中的名胜古迹,还须通过宣传和重新包装化成旅游景点式的旅游符号,但迪斯尼乐园打从一开始便是符号商品,园内一事一物皆为可被消费的卡通符号。面对这浩瀚的符号商品世界,无怪乎国内游客只顾尽情消费,而忘却了其中的社会文化礼仪。

  然而我们在消费迪斯尼时,除了忘却了异地的文化礼仪,往往亦忽略了迪斯尼背后的文化意涵。文化研究及教育学者祖鲁Henry Giroux通过撰写《咆哮的老鼠——迪斯尼与天真的终结》一书,提醒我们迪斯尼如何透过看似天真无邪的商品,在社会中广泛散播其文化思想,操控我们的文化。除祖鲁外,西方不少文化研究学者亦探讨过迪斯尼产品,指出其背后传播了不少有问题的讯息,如白人中心主义、种族歧视、男性中心主义、将家庭暴力正常化等,对我们的文化影响深远。

  忽略异地的文化礼仪,最多失礼人前,遭人笑柄;但单顾消费,忽略了商品背后的文化意涵,对社会的影响便更为深远。当一家大小考虑前往香港迪斯尼乐园前,除了了解当地文化礼仪外,亦不妨多思考迪斯尼背后的文化讯息,这也许比单纯的消费旅游符号更有益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