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中美可以实现战略谅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 11:54 《财经时报》

  □ 梁强

  力和美国的战略优先性,决定了中国很难在中美关系中获得平等对待。中国可以接受美国象富人对待穷人那样对待中国,但肯定不能接受像骑手对待马匹那样对待中国

  在关于中美关系的大辩论中,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者都是不精确的。不论宣称中国是
一个战略伙伴,还是宣称中国是一个不可调和的对手,立论都下得实在太早了。

  美国可以承受之中国

  冷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在遏制和接触两个方向来回摇摆:一方面,中国对长期意图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事情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美国承受得起对中国的等待,因为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不会具有成为美国主要竞争者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2001年美国GDP是中国的8倍,仅一个加利福尼亚的GDP就比整个大中华区还多。美国冷战后东亚政策的主要设计者、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指出,按照美国2%,中国6%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75年才能赶上美国,而中美之间相差20倍的人均平价购买力即使到21世纪末也很难赶得上。

  中国的国防开支现在只相当于美国的5%,布什在2002年宣布增加美国军费480亿美元,就已经是中国年度军费开支的两倍;美国正在筹建第13艘航母,中国一艘没有,以中国目前的军事投放能力,要建立美国的全球性的军事力量需要至少二三十年,何况美国的军事力量还在不断增长之中。

  现实主义大师,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库普乾预言,在一切顺利的条件下,中国能够在十年内成为可敬的中等力量,但是它并不会很快成为美国的主要挑战者。从最近美国官方发布的一系列报告来看,美国战略界也普遍认为中国在25年内都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威胁。

  不争一日之长短

  实力的悬殊决定了中美之间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来达成战略谅解,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政策就可以“不变应万变”,以权宜之计应对战略考验。相反,中美都应抛弃冷战思维,寻求更加富有战略眼光的地缘互动政策。

  具体到东亚,中国领导层和民众对上个世纪日本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始终记忆犹新。中国唯一缔结的一项军盟条约,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规定的共同防卫只是针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没有涉及台湾与美国的内容。因此,东亚安全体系的主线是中日安全竞争,而非中美安全竞争。西方媒体现在炒作中美安全竞争,显然是出于利益集团的狭隘考虑。

  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军事战略决定了中国不会以武力威胁美国。美国从1949年至今,始终没有走全面武装台湾这步棋,即使在朝鲜战争期间,也没有同意蒋介石出兵朝鲜的请求。

  这表明,美国也并没有把中国当成死敌。这决定了中美之间存在战略谅解的基础。

  夯实谅解基础

  美国当前的战略重点是反对恐怖主义,尤其是防止恐怖主义将中东的能源财富用于反美。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负有应尽的责任。在伊拉克战争上中国投了弃权票,表明中国对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反恐和中东问题密不可分,中国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对美国作出更大的支持。

  核不扩散是美国关心的另一重要问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是任何大国都不愿意看到的。中国积极促成六方会谈和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解决,这同样与美国的立场相接近。在朝核问题上,中与美可以在共同的战略底线上,一起对发展核武的国家进行劝导说服,并可以考虑共同对北朝鲜做出安全承诺和保障。

  最后,双方都不希望东亚地区出现的军备竞赛苗头进一步激化,双方都需要在较近的时期内采取措施使该地区实现高水平的稳定,哪怕是临时性的。

  划定地缘政治的“国界”

  中国在冷战后的外交举动表明,中国决心获得的是国家统一和更大的地缘政治发言权,而不是对地区的征服和主宰。对于这种力量变化,任何的外在因素都难以阻止。因此,华盛顿应该做的是,允许中国崛起为主要大国和负责任地加入到美国主导的地区安全体系。

  实力和美国的战略优先性,决定了中国很难在中美关系中获得平等对待。中国可以接受美国象富人对待穷人那样对待中国,但肯定不能接受骑手对待马匹那样对待中国,遏制政策只会导致双方敌意的上升,最后受到损害的还是中美关系本身。

  正在开启的中美战略对话机制,是中美确认相互地位的一条渠道。华盛顿将告诉北京,只要后者克制其雄心的范围,就可以扩展其地缘政治的操作空间,以满足一个成长中大国对更高国际等级的渴望。

  对于中美之间各自立场坚定的核心问题,如台湾问题、战区导弹防御问题等,双方应在这些领域严守已经达成的共识,以此作为判定对方意图的标准,寻求特别谨慎的对待,从而划定中美地缘政治的“国界”。

  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现在的30多年,中美已经有着广泛的文化和经济交往,两国抓住机遇进行战略合作的困难,相比1971年是非常微小的。

  从中美交往的历史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是“冷战之父”凯南所提出的,“防止台湾落入一个敌对的中国手中”。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和《台湾关系法》,很大程度上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美国国内政治的错误。中美历史上没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内也不会有根本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中国完全可以积极与美国商讨,努力达成中美新的战略合作,从而以恰当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果这一合作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将是中美外交上又一个大的突破和杰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