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行业的改革走到今天,似乎突然转了舵。从教育部到卫生部,再到司法部,他们无一不是先市场化,接着又走上了“去市场化”的道路。从最初的市场化到今天的去市场化:风到底往哪个方向吹?
在走出渐进式改革的“旧双轨制”之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又出现了令人不安的“新双轨制”。诸如医疗技术、高等教育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稀缺资源,
它们很容易被人所利用而成为牟取暴利的工具。一方面,医疗、教育商品的服务价格体系已经市场化,而另一方面,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却远没有市场化。于是,以公共权力为背景,自下而上地寻找和套取这两大体系之间的巨额租金也应运而生。这是一种自下而上、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许多大学利用国家前段时间对“教育产业化”默许的机会,大肆圈钱、圈地。诚如经济学者钟伟所言,这种改制的机会越多,腐败收益越大,参与到游戏之中者就越庞大和亢奋,“它是脱离了改革永远都不会并轨的,是对渐进改革的庸俗化扭曲。”
市场不是一个筐,也不是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的。首先,公共产品不能往里面装。另一方面,稀缺的垄断资源不能往里面装。作为公共产品的医疗、教育,其服务费用理应不是服务的价格,而应该是与政府的成本分担,它不应该等于成本,更不应该高于成本。
此外,公共权力不能市场化。公共权力市场化的后果就是“寻租”,这种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财富转移的活动,结果不是创造社会财富而是导致社会财富的更大浪费。明确了哪些是不能市场化的,是市场化改革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