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 翎
法国当代非常重要的概念艺术家苏菲(Sophie Calle),于1980年代创作的一个“跟踪”作品,堪称经典。
严格来说,是两个作品。
第一个作品,她跟踪一个初相识的男子到威尼斯,偷偷跟在对方和妻子后面十多天,像影子一样过着人家的生活。第二个作品,她请母亲代为聘请私家侦探跟踪她,她不知道甚么时候会被跟踪,但每天出门她总把自己沿路所见拍摄下来,也详细记下当天日程,其间她也安排了朋友替她拍下怀疑跟踪者侦探的身影,最后把自己的图片和手札跟私家侦探的报告并置展出。
透过这两个游戏,苏菲把“跟踪”这个概念拆解,玩弄得出神入化。她先是一个跟踪者,虚构各种借口,紧追目标人物的所有行踪线索。譬如为了掌握被跟踪者的作息时间,她借故向旅馆的员工打听,也乔装打扮免被认出。过程困难重重,有几次她差点要放弃了,又不禁质疑自己是否在浪费生命。但到她真的跟上了,就摆脱不了这个游戏带来的快感:好像她暂时离开了苏菲的身份,成了用别人的足走路、别人的眼睛看世界的另一个人——虽然这也意味着她把自己捆绑在别人的日程里。
然后,她是一个被跟踪者。但因早已事先得知,过程中她遂有意识地引领跟踪者观看她要向他展示的东西。她一边安排约会日程,一边揣度跟踪者的心意——换句话说,她其实是重新布置了一个被偷窥的生活。她原该是被侵犯私隐的受害者,却自行颠倒了这个权力关系,倒过来占了上风。有趣的是,把私家侦探的“专业”报告跟她的日志并读,就看到从跟踪衍生的双重视点(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影像)。两个人即使走在同一条路上,看出去的景观也大不相同,甚至时间的观念也可以是相对的。
今年三月在巴黎书展巧遇苏菲,我赶忙买了她的几本书请她签名,其中一本即是著名的跟踪事件。动态的创作结束了,展览也结束了,可幸还留下文字和图片记录。她是有点显老了,但她早年的概念至今仍十分前卫,年轻创作者跟着她的脚步走,也没做出甚么新意来。
时常看到明星抱怨被狗仔队跟踪,两方冲突频生。若他们看了苏菲对“跟踪”的揭示,可能会对各自的身份和困境有新的看法,这样就可以把跟踪当游戏来玩,不用太认真,更不用口角或动武了。
所谓私隐生活,是没有密不透风这回事的,从任何一个细微处皆可露出线索,何况是公众人物。狗仔队跟踪目标人物的时候,像偷偷闯进人家的园子,却有可能根本是在被布置的生活轨迹里兜圈子,被牵着走。跟踪,到底是一场角色扮演的互动游戏,参与者的身份界线模糊,最终谁也作不了主,不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