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商圈不是画出来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3:42 中国经济周刊

  时下,画一个个“商圈”似乎已成国内的一种潮流,可结果却往往是“种下龙种收获跳蚤”。“商圈”如果是一厢情愿,又怎会如规划者所想,一旦画定,财源就会滚滚来?其实,“商圈”纯粹是一种市场化的结果,又哪会是某个人能“画”出来的?

  “商圈”不是画出来的

  ★文/孙秀岭

  “世界冠军”带给人们的并不总是欣喜。北京金源Mall这座总投资达38亿元,总面积超过68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单体Mall,去年10月“横空出世”,如今惨淡经营,营业收入和客流量都远远低于预期,“售货员比买东西的人多”,一些店铺几无访客,部分退租撤铺。

  半年多的“门前冷落车马稀”,不禁让人想起金源Mall所勾画的美妙“商圈”蓝图。这个庞然大物要盈利,每年销售额须达160亿元,每天需20万人来消费,人均消费250元。对此,金源Mall决策者与规划者是这样画的“商圈”:第一层次、以世纪城为轴心的周边10公里范围为核心商圈,顾客群体为100万人口;第二层次,以京西为核心,向全市延伸,称为第二商圈,顾客 群体可达1000万人口;第三层次,从这个商圈扩展即到了毗邻的河北、天津、辽宁、内蒙古、山西等地域,此为第三商圈,其辐射顾客群体在8000万人口上下。

  显然,这个“商圈”有些一厢情愿了。“全球第一”的头衔,并没有吸引第一层次商圈内大多数居民来此大量购物,第二层次商圈的市民,也没有开着私家车、拿着大把的钞票蜂拥而至,更别说作用于整个北京以及附近地区了。有人对此形象地称为“种下龙种收获跳蚤”。

  商人们脑海里一派高涨的远景没有变为现实,原因不复杂。消费商圈必须具备两个最根本的条件,即消费者能否很方便地、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很低地到达此处;消费者需要买的东西在近处没有替代品。事实上,金源Mall很难做到这两点。

  Mall意为大型购物中心,是一种集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场所。它起源于欧美,伴随着家庭汽车化和住宅郊区化而诞生,对市民汽车拥有量、休闲时间、城市交通状况等都有较高要求。虽然北京的私家车拥有量高于其他城市,但却远低于国外Mall业态所需要的基本比例。没有汽车就意味着消费者要肩扛手提,这绝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儿。即使用车解决了,北京的交通拥堵却更为棘手。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国人的时间很金贵,人们逛商场更多的还是去购物,而不是去休闲娱乐。这也大大降低了Mall的吸引力。

  金源Mall的商圈并非个例,在中国这场造Mall运动中,一个比一个大的Mall论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自以为是的商圈论证,而这些论证往往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圈纯粹是一种市场化的结果,而不是某个人能“画”出来的,并不是你能看到的地方就是你的商圈,你能想到的市民,都会把钱花到你这里。在这股Mall建设热潮中,理性的商家是不会“跟风”的,尊重市场是赢得市场的最有力武器;一个理性的市场也不会“跟风”,它会按照客观规律前行。作为引导和监管企业和市场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更应该理性,绝不能“跟风”甚至推波助澜。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