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个人信用报告近在眼前 信用就像身份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0:29 三湘都市报

  省政府近日颁布了《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我省打造诚信湖南,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打通部门信息孤岛

  从今年到2007年,我省将初步建立一个系统(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使用系统)、二个机制(信用激励惩戒机制和信用宣传教育机制)、三个体系(信用法规制度体系、信用中介
服务体系、信用监督管理体系),形成社会信用系统的基本框架。

  从2008年起,将全面推进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到2010年,基本形成配套的信用法规制度、一定规模的信用中介服务行业、较为活跃的信用市场需求、较为完善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使诚实守信逐步成为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诚信体系。

  “目前,我们已在向各相关单位摸底,了解其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情况,他们都愿意配合实现信息共享,以前横亘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封锁障碍正在打通。”据透露,当所有相关部门信用信息都整合进来之后,将有可能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到一个人所有的贷款、欠贷、偷逃欠税、骗保、犯罪等信用记录。

  “每一笔信贷,都将录入这个数据库。而根据目前一些银行的作法,只要逾贷两期,就将自动进入这个系统,上所谓的‘逃贷欠贷黑名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否则今后可能寸步难行。”个人信用档案成第二身份证

  《规划》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制定政策措施,推广和带头使用信用产品。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在登记注册、行政审批、日常监督、资质管理、评级评优等方面逐步对信用报告的使用做出必要的规定。

  《规划》还指出,金融和商业机构在与企业或个人发生信用交易业务时,按照授权和规范流程查询当事人的信用报告,或要求当事人提供信用报告。在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大宗交易、签订经济合同、进行合资合作等商业活动中,提倡企业和个人主动提供信用报告,授权他人查询自身的信用报告。同时,人才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要逐步把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作为选拔、聘用人才的必备手续之一。

  “在未来的社会中,个人信用报告将会变得与身份证一样不可或缺,这份报告将载明个人好的信用记录和坏的记录。”人行长沙中支征信处负责人称,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个人可以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消费、投资和经营。而个人信用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标明,因此,个人信用档案可以视作个人的第二身份证,它是人们今后职业和居住流动的一道门槛。没有信用记录未必是好事

  国人不喜欢适度负债消费,并以在银行没有贷款而津津乐道。殊不知,这在将来也许并不是件好事。

  “在欧美发达国家,如果你在银行没有信用记录(如贷款),一旦你想贷款了,银行将会因为你没有信用记录,怀疑你的还债能力而不向你贷款。”人行长沙中心支行征信处负责人表示,与银行打交道,是人们产生信用记录的起点之一,所以《规划》中特别写入了一个观点,即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为忧的社会氛围”。

  这位负责人坦承,“‘无信为忧’虽然有点超前,但其目的是倡导一种积累信用、适度超前消费的健康理念,这对扩大内需、引导人们树立信用观念有益无害。因此长远来看,现在提出这个观点是有必要的。”

  本报记者 刘晗 实习生 范琳玲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