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旦当道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17:07 中国经济周刊 | ||||||||
★文/汤亚捷 如果说2004年度中国的经济界还有什么可圈可点的神来之笔的话,郎咸平当之无愧是其中的翘楚。在这个新人崭露头角、长者老当益壮的时代,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家是弱者”、“宣扬房价过高是阴谋”的观点,的确令人不禁莞尔。也正是在这种主流经济学家集体失语的背景下,朗咸平倡导的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就显得愈发弥足珍贵了。
在本年度经济舞台上,郎咸平演绎的是代表正义和良知的小生角色,他主导的“国退民进”的讨论如期而来,至今还看不到退潮的迹象。同台演出的有奔赴温州替打工者讨薪的末角熊德明,还有因为贪污千万而锒铛入狱的丑角王小石……他们有的让我们感动至今,有的让我们鞭辟入里,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现在,年度十大经济人物评选对他们视而不见,榜上挂满的全是官员和企业家名单。“放眼处,繁华遮眼”,惟旦角当道。 在笔者看来,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的惟旦当道,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官商媒学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权贵们忙于“圈山河”,媒体们忙于“傍大款”,吴敬链老先生所言的“权贵资本主义”已经初露端倪。既然官商媒学已经合流,带着浓厚政商色彩的十大经济人物评选只是一个既得利益阶层内部的年度表彰,要求其对全社会公正无异于是天方夜谭,非主流的郎咸平落选也在情理之中,绝非让人诧异。 当然,把媒体推而广之的批评扩大化显然有失公道。事实上媒体已经出现了分化,有些媒体将此事诉诸于普通大众,在评判上并没有对主流媒体亦步亦趋,而是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无独有偶的是,学术界在之前就出现了分化,主流经济学家和非主流的界限泾渭分明。有趣的是,所有的支持郎咸平的声音都是非主流的。 媒体和学术的分化并不令人担忧,虽然它们客观为这场争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让人忧虑的是,为什么郎咸平事件会屡屡引起轩然大波,热潮持续不退? 如同央视有官商的代言人之嫌一样,郎咸平代言的是草根阶层。郎咸平的观点有着深厚的民意土壤,在他的背后站着难以计数的广大股民和下岗工人。据新浪网统计,90%的网民认同郎咸平的观点,近日来许多民间人士撰文支持郎咸平也说明了这一点。此次评选之所以招来了口诛笔伐,对于草根阶层而言,不仅仅是关系到代言人的认同问题,最重要的是涉及两个不同利益阶层的博弈,背后隐藏的东西才真正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主流也好,非主流也罢,“此事无关风与月”,它们争论的并不是个人恩怨,其中折射的是两个不同阶层的经济利益诉求。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社会也形成了结构复杂的经济利益阶层,这些阶层分化严重,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对峙,郎咸平事件就是这种矛盾的总爆发。对于郎咸平而言,仅仅是运用经济学的实证手段解剖几个民营企业的实例,归纳后对国企改革发表了自己观点,却在不同的阶层引起不同的解读,这应该也是郎咸平本人始料不及的。郎咸平打破了经济界的“潜规则”,引爆了这场争论,但火药原本存在,这的确并不是他从香港带过来的;论战双方所持观点差距之大,绝对不是他个人一言兴帮,一言祸帮所能蔽之的。 此次评选意味深长,两个阶层利益诉求的弥合有待时日。对草根阶层而言是痛苦的,抛弃的不仅仅是对郎咸平的公正,草根阶层话语权并没有得到尊重和满足;对于央视而言,虽然惟旦当道的嘉年华还在继续,但欢乐却是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