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灰色收入也有合法非法之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 07:14  广州日报

  学术沙龙  经济学者王小鲁提出中国2008年灰色收入规模达5.4万亿元引发激烈讨论 专家和民众均认为该数字可能更高

  经济学者王小鲁最近指出,中国2008年灰色收入规模达到5.4万亿元,此语一出,立刻引发了大范围的激烈讨论。8月24日、25日,国家统计局网站连续发表文章回应,认为估算方法有值得商讨之处,结果也有过高之嫌。

  根据王小鲁的报告,2008年隐性收入总计有9.3万亿人民币,其中63%的部分集中在10%的家庭;而2008年“灰色收入”的金额是5.4万亿元人民币。灰色收入主要来自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腐败、寻租行为、公共资金流失和垄断性收入的不合理分配。究竟如何看待灰色收入这一概念?如何看待5.4万亿元的庞大数字及其所存在的社会背景?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其广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

  策划/谭敏

  文/本报记者 赵琳琳

  核心观点:

  至少在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中,灰色收入有非法与合法之分。

  5.4万亿元的灰色收入中,贪腐所占的比例可能更大。

  广州日报: 5.4万亿元的灰色收入测算引发关注,原因何在?

  夏业良:5.4万亿元的灰色收入的测算可能只是个大概数字,我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如果宽松一点数字会更大。

  陈其广:灰色收入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存在,且波及面越来越大,应该说,有灰色收入的人及其亲属的数量非常庞大,大家对灰色收入并不吃惊,而是惊异于灰色收入的数额如此巨大。   

  广州日报:应该如何看待灰色收入这个概念?      

  夏业良:灰色收入这一概念实际上是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没有公开市场化,打擦边球的一些收入被称为灰色收入,实际上是体制外的收入,或者说市场化的收入,但是现在再使用这一词语已经滞后了,现在,我们从体制内的字眼看,除了法定收入外,政府通过掌握资源设卡寻租而获得的非生产性资源损耗就是灰色收入。而这种寻租和腐败涉及各个领域,从一般国民经济竞争领域到垄断行业都有。

  令人不满的是非法灰色收入

  陈其广:在全国人大有关会议及国家有关立法文件上都没有采用灰色收入这个概念,主要是因为此概念的边界并不清晰,是较模糊的。比如:灰色和黑色怎么准确区分?一般群众认为,灰色收入都是非法收入,但我认为,至少在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中,所谓的灰色收入有非法与合法之分。 

  社会上的灰色收入主要为两大群体所获。一个是所谓的文化人群体,包括教授、高级工程师、医生、明星等,另一个是滥权和贪腐的官员。实际上,就具体规模而言,是必须要做量化分析但又无法做准确量化分析的,这也是灰色收入的特点。但灰色收入的合法部分至少税务部门是应该掌握的。 

  而5.4万亿元的测算,是目前在无法做准确量化分析的情况下得出的。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在5.4万亿元的灰色收入中,贪腐所占的比例可能更大,这一点从已公布的侦结和审判案例上就可看出,比如,某县的煤炭局局长就能拿到1亿多元的非法收入。

  广州日报:如何看待灰色收入的合法部分?     

  陈其广:比如说,一些在院校、科研机构工作的知识分子,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科研任务外,都有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些时间内,他们和一些被服务的对象,通过签署合同和协议等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来提供一些智力服务,比如,工程和管理咨询等等。这部分收入是合法的。

  广州日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合法的灰色收入?    

  陈其广: 在改革开放之初,曾经有“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脑体倒挂”现象。后来,这样的说法逐渐淡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知识分子通过在社会上用智力服务换得报酬的办法,提高了自己的收入。尽管这部分收入也依法纳税,但却往往被视为灰色收入。

  当然,知识分子群体中也存在相当部分的非法收入,比如,医院的药品回扣和手术红包。或许也有人认为这些也是提供智力服务的收入,但不签署法律文件,也没有履行纳税义务而获得的隐形收入无疑是非法的。引起群众不满的灰色收入主要集中于非法部分。

  不应否认民间统计积极性

  广州日报:如何看待来自学术界或民间的统计相对于官方统计所起到的作用? 

  陈其广:我认为,我国的统计制度在不断的改进完善中,统计局也坦承其统计存在问题。

  不少统计数据,比如,近期被强烈关注的空置率,有关部门没有统计,当知识分子和群众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时,他们就会积极做各种测算。我认为,这种测算本身是对我国不完善的统计制度的一个补充,尽管它也不准确,但却反映出群众希望有准确的数据的强烈意愿。

  当然,由于他们获取数据的渠道不一定很畅通,测算也有不完全准确的可能性,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否定社会其他阶层关注和参与统计数据调查研究的做法。

  5.4万亿灰色收入仍低估

  本报讯 针对国家统计局网站署名文章提出的推算结果高估了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质疑。王小鲁回应表示,“高估的可能性不大,但很可能低估。”

  记者翻看各大网站的新闻评论,几乎没有发现一个有关5.4万亿元高估灰色收入的评论,相反认为低估的大有人在。报告完成之后,曾有媒体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学术研讨会,参会者告诉记者,会上与会人士多数认为5.4万亿元这一数据存在低估。 (据《华夏时报》)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