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
昨天,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先拣三个核心数据说事(注:本文所引用数据全部以“同比”作口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幅11.1%、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2.6%、财政增幅27.6%。识者所见,数据不过热也不偏冷。国家统计局称“宏观经济走势良好,继续朝着预期方向发展。”笔者以为,作此论断并无不妥。
这么说,有些人恐怕不以为然。前一阵子,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可能遭遇二次探底,宏调政策要转向,调控房价将半途而废,银根将再次松动等“危言”充斥国内报纸版面,国外媒体则纷纷“里应外合”,大有山雨欲来之意味。这也难怪,说明忧国忧民之士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一段时间内从总书记开始,中央领导纷纷围绕经济运行作“下访”。当把二者不加区分合在一起,经济似乎不忧也忧。何况,经济的确面临多年积累的结构矛盾之大忧。
本周三,早报A32-A33版为读者展示一张表格,扼要阐述6月24日至7月12日期间,中央领导“下访”经济的去处及装备制造、国企改革、劳资关系等关键“访点”。对照这张表格,回头再品昨天公布的“半年报”,人们当可得出下半年国内经济无大恙的放心结论。
笔者谈不上懂经济,更非经济学者,但判断宏观经济走势,与其用深奥的学理生搬硬套,不如用日常生活感受加对经济走势常年观察所积累的常识更为简便明了。不妨随笔者一起分析昨天公布的其他关键数据来增加感性认知:
投资增25%,外贸增43.1%,内需分两块:城镇增18.6%、农村增15.6%。“三驾马车”跑速均快于同期GDP增速。这足以形象说明经济增速尽管已达到11.1%,但明显留有潜力可挖。麻雀也留三日余粮——凡事不再把成绩说满,处处留有回旋余地,乃近些年政府说话做事的一大改观。
经济运行质量也是判断经济好坏的关键指标,受统计监控的39个大行业,36个行业利润正增长,2个行业利润有所下降,1个行业扭亏为盈,亏损行业为零,仅以这4个数字,经济质量好与坏就有了最朴实的说法。
都说上半年股市一熊再熊系流动性收紧之故。恰看上半年广义货币增18.5%,狭义货币增24.6%,流通货币增15.7%,股市之熊分明是“看得见的手”在悄然发力,使资本市场走势服从宏观调控整体之需。都担心房价调控半途而废,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中央凭啥半途而废?不甘心调控的是靠高房价贪婪逐利的诸既得利益集团,中央则须面对民意这一“大政治”,再食言,如何面对老百姓?
笔者行文至此,有必要带一笔上海外贸。数据是前天的,6月份月度外贸创下历史新高。内行人眼里,这是上海经济的一个转折:一来上海经济外向度倚高,二来不同于苏浙外贸以“地产品”出口为主,历史上上海外贸转口比例最高,沿长江从武汉至上海,再环顾江浙沿海,港口林立,出口产品“各省自运”,留给上海转口已然寥寥。如是,上海外贸刷新历史新高,惟一结论是,“上海制造”已重新迈进再创辉煌之门槛,十分可喜。
百姓判断经济主要看物价,加上早年统计掺水留下恶劣影响,上半年CPI才涨2.6%恐怕信者不多。该数字是否靠谱另说,但下半年CPI不可能疯涨一定靠谱。国际市场基础原材料价格跌声连片,国内上半年天公捣蛋至此夏粮仍与去年持平,蔬果肉蛋禽水产样样增长,GDP想疯涨也难。
经济无近忧而有远虑,虑在结构转型之快慢。若不出所料,近期很可能有高层会议部署明确下半年结构转型之方向任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