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贸易保护抬头 中国最受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6日 07:11  钱江晚报

  到11月初,今年已有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调查

  闫洁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许多国家经济显现复苏迹象之际,贸易保护主义却呈抬头之势。报告指出,自去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至今年12月初,许多国家政府已累计推行297项贸易保护措施,多于全年工作日。

  报告明言,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

  G20峰会后全球实施105项保护措施

  自今年9月G20金融峰会至12月初,全球共计实施105项贸易保护措施,而同期出台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仅12项,前者几乎是后者的9倍。

  报告说,过去3个月间,许多国家政府已经宣布但尚未付诸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数目从134项升至188项。而回顾自去年11月至今年12月初许多国家出台的与贸易政策,歧视性贸易政策与贸易自由化政策之比接近6∶1。

  “确实,贸易保护主义尚未达到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规模,但水不必都要沸腾到烫伤人的地步,”报告执笔人之一教授西蒙·埃夫奈特说,“正在推行中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加,这种(趋势)没有暂缓。”

  全球贸易预警处曾预计今年上半年许多国家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数目大约为70项,但实际施行的贸易保护措施比预计多出20%至25%。

  中国遭受逾47项贸易保护措施

  报告说,自今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召开G20金融峰会至12月初,中国、印度尼西亚等一些国家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受害者。其中,中国在此期间受到超过47项贸易保护措施波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

  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11月3日,全球已有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相关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8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依据全球贸易预警处衡量一国经济受贸易保护主义伤害程度的4项指标,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总徘徊在10个“最受伤”国家之列。

  贸易保护花样越来越多

  报告还显示,贸易保护措施如今呈现新特点,日趋多样化。除对一国某类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外,写入一些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购买本国货条款也在“行贸易保护之实”。

  例如,美国国会今年2月通过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购买美国货”条款就要求各地接受经济刺激计划拨款的公共项目必须使用美国国产钢铁及制成品,从而招致多国批评。

  报告说,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征收惩罚性关税仅占所有贸易保护案例的七分之一,而其余份额全部由“新兴”贸易保护措施“包圆儿”。

  报告警告说,在此轮金融危机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可能引发几大后果,贸易保护措施实施方和受害方都将“承受伤害”。比如可能累及本国经济、影响国内就业和民众生活水平,也可能抵消出口对复苏经济的贡献等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