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范建军

  从刚刚公布的二季度各项数据看,中国经济向好趋势已经得到进一步地巩固和确认,今年实现“保八”目标已无悬念。但是,在经济快速反弹之际,也有一些指标的过快增长应引起管理层注意。

  内需在二季度仍保持了一季度的强劲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名义增速达到33.5%,如果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速高达37.6%,为近10年历史最高水平(近10年只有2004年一季度的实际增速达到30%以上,为33%)。如果仅从增速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似乎已经“过热”。但是,也应注意到这轮固定资产快速增长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显著特点,那就是在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价格水平却在缓步下降(二季度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指数在内的各项价格指数跌幅都进一步下跌)。因此,面对如此高的固定资产资产投资增速也没必要过分“惊慌”,只是中央政府已没有必要再对财政刺激计划进一步加码,同时需适当收紧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

  国内消费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达到16.6%的历史高位(名义增速15%),4、5、6月的单季实际增速都在稳步攀升,6月份的实际增速甚至和1月春节的增速持平(同为17.7%)。虽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是总消费的一部分,但从这个增长指标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消费增长处于近几年的历史最好水平。城市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基本与一季度持平,实际增速仍为11.2%,但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速略有下降由一季度的8.6%微幅下降到8.2%的水平。

  在内需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同时,外需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首先,1—2季度进出口同比降幅小幅收窄,由一季度同比下降24.9%收窄到同比下降23.5%;其次,二季度除5月因假期因素进出口总额环比增速下降3.9%外,4月和6月的月环比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分别为增长10.4%和11.2%。如果考虑价格因素,实际环比增速更大。特别是今年6月份,出口额绝对值已经恢复到去年12月份的水平。但是,需注意的是,出口的环比增速远低于进口的环比增速。

  因国内需求(投资加消费)约占GDP的90%左右,因此,目前新增的国内需求完全能轻易覆盖外需的下降。有鉴于此,我们预计:如果今年下半年投资和消费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那么,2009年全年很可能超过2008年9%的经济增速。

  目前非常强劲的国内需求之所以还没有充分反映到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速上,是因为在需求和新增产值(GDP)之间,还有一个缓冲地带——企业存货。由于企业家信心不足等原因,在经济危机期间,企业开工不足(外在表现为所谓的“产能过剩”),企业家往往靠消耗存货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对近4个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进行分析,会发现11个PMI分项指数大多都恢复到了50%以上,唯独几个反映企业存货的指数在50%以下,尤其是产成品库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都还在45%左右徘徊。这说明,在最近几个月,多数制造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一直在下降。可见多数企业对国内需求快速复苏缺乏心理准备,开工明显与需求增长不匹配。预计这种情况在三季度会得根本扭转。6月份的发电量数据(同比增长3.6,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转正)和工业增加值数据(同比增长10.7%,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实现2位数以上增长)表明,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快速上升,企业存货数据已开始好转。我们甚至可大胆断言,只要PMI上述几个反映企业库存的指数上升到50%以上,GDP单季增速将上升到10%以上。

  当前比较令人担心的是M1和M2的快速增长,这是信贷数据快速增长的一个结果。根据历史经验,货币供应量和CPI之间大约有半年的时滞期,2008年11月M1和M2增速到达历史底部(分别是6.6%和14.7%),半年后的今年CPI也下降到了-1.1的近期低点,相信CPI指数(累计同比)将在今年7月或8月实现转向(距去年货币供应量低点正好半年多时间)。如果货币供应量M1和M2继续高增长(6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4.8%和28.5%),那么,到2010年一季度,中国将再次面临通胀威胁。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