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下一步宏观政策的理念和重点应当有所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张军

  扩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来讲可以说是喜忧参半,或者说是远虑大于近忧。短期来讲,形势的确在好转。3月份以来各项指标都在回升,二季度回升势头更加明显,这从GDP、工业生产、用电量以及投资、消费等指标的增长情况都能明显看到。但稍微放长远一些看,前景却令人担忧。这主要是因为,大力度的经济刺激计划,对第一个方面的任务,即促进经济短期止跌回升的任务,完成得比较好,而对于第二个方面的任务,即解决经济结构矛盾的任务,则完成得不够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回升就缺乏牢靠和稳固的基础。

  比如,内外需不平衡的问题。展望未来,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依靠净出口增加促进增长越来越靠不住了,另一方面,长期依赖净出口也会给我国经济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宏观政策应当追求的目标应当是贸易的基本平衡,而不是过多的贸易盈余。但目前的矛盾情况是,一方面我们在为不断增大的外汇储备的安全性而担心,而另一方面又在采取措施促进贸易盈余,上半年在进出口贸易下降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又增加969亿美元;一方面我们担心美国国债贬值造成我国外汇资产损失,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增加持有。内外需结构的调整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必须从现在就做,否则矛盾越加越大,积重难返,解决起来困难更大。

  再比如,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由各级政府所主导的投资冲动很强,另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相对不足。这两个方面都有深层次的体制根源,需要通过改革加以消除。但现行的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做法却是设法让老百姓扩大即期消费,而在解决深层问题上效果有限。比如家电下乡政策,在农村居民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效果的可持续性是很值得担忧的。另外,投资方面,本来不少产业领域都存在较大的产能过剩,用政府投资的大量刺激,不仅会使调整滞后,也给市场以错误信号,使得民间投资继续扩大生产能力,结果可能导致更大的生产过剩。

  在经济企稳回升的情况下,下一步宏观政策的理念和重点应当有所转变,即要努力争取经济在结构优化基础上的稳固和可持续的回升,而不是争取以尽可能高的速度尽快的回升。为此,调控政策应重点把握两点:一是要保持现行政策的基本稳定,特别是不宜再出台需求扩张性政策,二是要对宏观调控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微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优化财政政策的支出结构,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在增强保民生力度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作用。

  加强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是当前能够将保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结合的最重要和最有效途径。一是不仅可以扩大即期消费,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从而有利于扩大长期消费。二是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增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有利于在保住民生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在更大程度上利用市场机制调整结构。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