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8日电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17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结束。相对于以往历次会议,本次峰会最大亮点就是“金砖四国峰会”在随后举行。参会国元首都尽力避免“同盟化”倾向,但这一系列峰会还是凸显东道国俄罗斯谋求建立“影子同盟”的思维——试图联合新兴力量,向世界新秩序“建言出力”。
文章摘录如下:
16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结束。相对于以往历次会议,本次峰会的最大亮点就是“金砖四国峰会”在随后举行。虽然参会国元首都尽力避免“同盟化”倾向,但这一系列峰会还是凸显了东道国俄罗斯谋求建立“影子同盟”的思维——试图联合新兴力量,向世界新秩序“建言出力”。
早在上世纪中叶,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言论光照下,苏联出于战略目的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等东欧国家同盟,团结一致向西方世界叫板。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同盟瓦解,盟友们开始亲西方。但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也没有全身进入西方的同盟体系。以八国集团(G8)为例,多年来俄罗斯在这一集团中的发言权实际上很有限。并且,俄罗斯迟迟未能被世界贸易组织(WTO)接纳,而是游离于世界大市场的边缘,在很多国际事务中显得势单力孤。
因此,俄罗斯一直期望独联体成为自己可影响的范围,不料该组织内不少国家却同床异梦。而且,由于多数国家的国力有限,独联体也很难在国际舞台发挥较大作用。
寻找更有力量的“盟友”,就成了俄罗斯部分政治家的一个目标。早在1990年代普里马科夫总理任上,俄方就提出了俄中印三角的构想,期望这三个大国联手,掌握更大话语权。但是,俄方的这一设想多年来只停留于理论层面,目前有年度的三方、二轨会议,并没能进入外交一线。要形成俄中印三角,中俄、中印、俄印三边关系都要稳固。
上合组织的建立,把中俄有机地纳入了同一战略框架。但由于该组织的内部机制尚待完善,且由于成员国对如何扩容尚未有统一意见,所以目前并未接纳新的正式成员(只是先后接纳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为观察员)。因此,这一组织目前也未达到俄方理想的状态。
俄罗斯一直在为俄中印三角构想有意无意地创造着机会。2006年7月圣彼得堡八国峰会期间,时任总统普京特别安排了中、俄、印三国领导人会晤,是为一大突破。
此次“金砖四国峰会”,给俄中印三角创造了新的生机,并且还纳入了南美大国巴西。只是,“金砖四国”不具备地缘战略上的共性。
去年5月,“金砖四国”外长在叶卡捷琳堡举行会谈,这是四国官方代表首次独立的正式会面。2008年,俄总统梅德韦杰夫通过访问中、巴、印,同三国领导人确定了这次“金砖四国峰会”。
俄罗斯主办“金砖四国峰会”,不仅是为了见面,更是要尝试在这样的国家中寻找共性机制。所谓“共性”,就是这些国家还处在发展中,目前还是国际经济秩序的学习者而非创造者;日益发展的经济总量使这些国家的实力日渐增强,并可能相应地产生向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发出挑战的雄心。
不过,“金砖四国”与上合组织的多数成员国,由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其实并不都想塑造成同盟关系,短期内这些国家未必能向旧的国际体系发起攻势。但当大家坐到一起,召开没有美国等国参加的会议时,会议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影响力,也是潜力。这一潜力,将成为砝码,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衰退之际,更可成为增加话语权的契机。(姚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