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晨报:中国经济回暖论缺少根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07:04  新闻晨报

  中国经济见底了吗?

  □晨报评论专栏作者 李华芳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四月份经济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下降1.5%,PPI同比下降6.6%。CPI与PPI双双进一步下降,与此前的“中国经济见底论”构成了鲜明对照,这也说明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反转,而经济回暖的说法也缺少根据。

  CPI继续同比下降说明消费没有好转,老百姓没有在消费上投入太多。之前发放诸多消费券旅游券来拉动内需的做法,效果至少到目前为止还不明显。PPI作为衡量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其同比下降则说明生产这一块也不容乐观。撇开分配问题暂且不说,一个经济体最为要紧的恐怕就是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如果这两个方面双双持续下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2009年第一季度GDP比去年同期仅增长6.1%,同比下降4.5%,似乎也表明了这一点。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一季度)》,央行指出在判断价格形势时要注意区分通货紧缩和去通货膨胀。去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率的下降,通常在较高通货膨胀之后发生,许多前期快速上涨的商品价格可能快速回落,但总体价格水平仍在上升,只是上升速度大幅减缓。这与通货紧缩时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并不相同。事实上,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判断经济的底部,在经济已经回暖时依旧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用于刺激经济下滑时的手段不能及时退出,流动性的回收又不够及时,那么恶性通胀可能席卷而来,造成经济的剧烈起伏和波动。

  事实上,对于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中国经济的降温,一个较大的争议是此次经济下行会是一个长周期还是短周期?这对于判断经济底部将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如果是一个长周期,经济即便见底也可能在底部徘徊很长时间。而如果是一个短周期,那么见底后就应该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以防止造成恶性通胀。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而出口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困境从2006年底就已经开始显现,由此而言,中国此次经济下行极有可能陷入一个长周期的底部。

  此前预计中国经济已经见底的乐观情绪恐怕来自于一季度疯狂增长的信贷。整个第一季度银行业信贷暴增至创纪录的4.58万亿元,增长率为29.8%。而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的贡献很小。1998年至2007年间,投资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今年一季度的天量信贷,其主要的去向也是流向投资,还有一部分则进入股市和楼市进行投机。但真正投入在民生保障和消费方面的比较少,消费疲弱在所难免,而民生保障如果得不到保障,会进一步削弱消费的增长。

  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昨天在其中国之行中指出,中国在用处理短周期的方案试图解决长周期的问题,“所做的都是短期的刺激计划,但不是根本上的改革”。但愿他言重了。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