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币国际化有待市场认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4日 11:12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李雨谦

  “这次五城市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意味着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功能实现了制度化,是人民币区域化和职能深化的第一步。”从事金融制度研究的申银万国金融研究员于旭辉,在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交流时表示。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分析认为这是我国央行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后,人民币向国际化迈出的又一重大步骤。

  “目前选择的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个市,有着周全的考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对本报记者说,两地都是出口贸易位居前列的省、市,便利贸易的需求强烈;而且,这些地方金融基础设施最为完善,金融机构聚集,也将令试点更加顺利。

  政府积极推动

  业界认为,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对此,于旭辉表示,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对其改革的国际呼声日益高涨。而且,在国际货币体系居于霸主地位的美元贬值风险不断加大,而人民币在最近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极大地强化了其背后的主权信誉,提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

  他认为,在金融危机中,主要国际货币美元、欧元波动剧烈,为进出口企业带来巨大的汇兑风险,尤其是在周边贸易中,以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恰逢其时,便于扩大贸易减少汇兑损失。

  当前,各国面临的外贸下滑压力巨大,而与我国贸易间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近来下滑速度尤其剧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下,这些贸易伙伴存在大量国际资本外逃,使得他们虽有贸易需求但却缺乏进行贸易结算的美元。

  “他们有寻找双方都可接受的结算手段需求。而推出人民币国际结算,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规避汇率风险,缓解与他们的贸易压力。此前央行与一些国家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为进行人民币结算提供了现实的可能。”鲁政委说。

  他表示,“这是我国政府推出的应对当前挑战同时兼及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因为根据历史经验观察,一国货币一般都是先作为贸易结算手段被国际社会接受,然后由此逐步衍生出金融交易需求,随着人民币金融资本市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也将自动成为国外选择的官方储备资产。

  开放银行业有望被迫提速

  此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确定,被业内人士视为是以官方的形式明确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积极信号。

  “由于试点领域的不断扩大,获得试点资格的银行可以借此扩大贸易结算等中间业务规模,培育利润增长点。”浙商证券金融分析师陶敬刚认为。

  按照国务院2008年12月24日的常务会议决议内容,上海市以及广东省四个市的人民币结算主要运用于与港澳地区的贸易结算。但目前上海市上报的方案中,试点对象除了港澳以外,还包括了东盟、俄罗斯等经济体,并且上报了上海五矿、上海丝绸等18家本地大型进出口企业集团作为试点。

  “由于此前央行的货币互换安排对象包括了东盟、韩国、俄罗斯等经济体,预期上海市的方案能够得到认可。”陶敬刚说。日前,有消息称,中行、交行、招行、建行等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望获得试点资格。

  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进一步拓展,或许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攀升以及贬值的压力,并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建设、央行货币政策等问题产生影响。

  “外流的人民币需要相应的人民币资产作为载体,将推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陶敬刚说,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会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形成倒逼,我国的银行业有望获得政策上的扶持加快开放进程,资本市场的建设将被迫提速,从而呈现内地金融业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互相促进的态势。

  有待国际市场认同

  不过从现实来看,当前距离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资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各种阻力依然很难克服。

  “政府虽然在积极引导人民币国际化,但是最终还得靠国际市场的认同。目前人民币国际号召力不足,短期内跨境贸易大规模采取人民币结算仍有难度。”于旭辉表示。

  学者刘晓忠认为,人民币汇率、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有待改进,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阻碍;而且,中国目前的综合实力尚无法支撑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另外,特别是在当前的境况下,相关机构还难以有效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对此,鲁政委表示,“严格说来,目前最为关键的是人民币尚不可自由兑换。但是,如果人民币成为了国际储备资产,将有利于吸引更多资金流向中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

  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迈进,由此奠定20年之后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不过,陶敬刚认为,人民币贸易结算以及进一步的国际化将使得人民币的供求关系更加复杂,境外人民币需求的提高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人民币国际间的流动也将提高货币政策调控上的难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