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越南经济危机观察(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 01:11  《长江》杂志

  金融开放过快

  根据宏观经济学原理,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持续高于潜在增长率,则该国将出现总需求过热,进而引发通货膨胀。而为了预防通胀,该国政府应该前瞻性地使用紧缩性宏观政策,将经济增长率适度压低,从而将通胀压力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对越南这样一个在外贸和财政领域存在双赤字的国家来说,当外资持续流入足以弥补国际收支平衡时,问题还不大。但当外资或国内居民由于通胀等因素而发生预期逆转时,大量的资金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出逃,由此对本币造成巨大的贬值压力,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由此也可以看出,如果资本市场的实力以及金融机构的成长阶段还无法做到与国际接轨,那么过快地开放资本市场,将有很大风险。

  汇率调节缺乏对冲

  对冲手段的必要性,主要在于它是对汇率调控的有效补充。3月下旬,越南国家银行听从了“以本币升值控制通货膨胀”的建议,将越南盾与外币的浮动幅度由0.75%扩大到1%。然而事与愿违,汇率幅度的扩大在短时间内使得越南盾由升值变为贬值,在2个月内快速贬值2.6%。

  而越南原来就有很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因此,在国内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越南盾将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

  2007 年,越南的贸易赤字达到了141 亿美元;2008 年1-5 月份,越南的贸易逆差达到了144 亿美元,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而通胀的快速上升更加快了越南盾真实汇率的高估,货币的贬值压力更大。

  双赤字的出现,使得越南政府对货币缺乏强大的控制力。当市场上越南盾被大量抛售时,政府没有足够的美元来消化它,从而导致市场货币供应量过多,越南盾进一步贬值,通货膨胀继续加大。

  另外,汇率上升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促使流动性泛滥更为严重。虽然越南央行在2008年上半年发行过一些票据,单次而言发行量较大,但总体而言发行量不足。这不足以对冲因外汇储备增加而导致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对汇率的调节缺乏对冲。

  (《金融开放应处于靠后的次序——越南危机观察》,周春生、冯科,6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