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错过的中国不能再错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 01:10  《长江》杂志

  中国目前面临着一次重大的经济结构转型。这将是一个非常痛苦与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将面临短痛和长痛的痛苦选择。曾经有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所处的关键时刻与今天中国面临的处境非常相似,美国选对了,日本却一再错过改革的时机。中国要吸取日本政府的教训,必要的话应考虑牺牲目前的GDP增长,来换取结构转型,避免过度的政府刺激搞成“杜冷丁”经济。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与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所处的关键时刻非常相似,其中一个国家是日本,另一个是美国。

  1973年、1974年,日本遭遇第一次石油危机,经济走势发生转变。换句话说,1973年、1974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拐点。当时,日本面临的几大矛盾,都与当下的中国有相似之处。第一个挑战是石油价格的飙升。1973年底,震惊世界的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一场所谓因中东战争而起的石油危机在几个月内席卷了大半个地球,油价在很短的时间里增长了近4倍。而日本作为一个贫油国,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伴随着石油价格的飙升,日本出现了高通胀,随后其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滑。这种局面使得日本经济实际上就从1973-1974年以后,从原来的1955年到1973年的年均增长9%的速度,下降到了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基本上维持4%这样一个水平,可见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而且, 1973年、1974年日本经济非但没有增长,反而发生衰退。

  美国在1979年、1980年也遭遇了这样一个转折点。1979年,伊朗革命爆发,该国的石油出口受到破坏,从而引发了第二轮石油价格暴涨。1979年和1980年两年间,美国通胀率持续在两位数水平(分别为11.3%和13.5%),这是战后半个多世纪里罕见的现象。在所谓第二次石油危机来临之际,美国出现了滞胀,“凯恩斯的药方”不再管用。通货膨胀导致政府没有办法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停滞又要使政府必须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和中国目前的情况有几分相似。

  (《减税是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路径》,梅建平,8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杜冷丁”经济与僵尸企业

  “日本病”是一个经济僵化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低下,企业创新乏力,国内需求疲软,特别是国内居民的需求疲软。究其病因,我认为首先是日本政府过大过强,保护太多;第二,由于日本的财团相互持股,导致企业市场化程度低,创新动力不足;第三是日本的金融体系不发达,以至于虽然日本国民财富较多,但其中产阶层投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日本病”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政府比较强势,使得日本企业缺乏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讲的“创造性的破坏”。

  (《逃离“日本病”:“创造性破坏”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梅建平,9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为了应对经济发展速度骤降,日本政府当时就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是日本政府在对经济干预的过程中,持续大量使用“杜冷丁”,主要用来缓解经济萧条所带来的阵痛,而忘了“杜冷丁”的副作用,也忘了它的药性——用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药物依赖性,以至日本在最近10多年里尽管货币政策已宽松到了极点——零利率,财政政策也用到极致——每年平均5%以上财政赤字,但经济仍无起色。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日本政府最大的问题就是应该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大幅调整,从而可能引发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大幅上升——但这也就是日本选择短痛和长痛的问题。日本政府一直不愿意短痛,用了许多政府政策来推迟结构调整,结果企业对政府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所以日本经济就被日本政府搞成了“杜冷丁”经济。

  日本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受政府干预,另外一方面受财团干预。日本银行被迫给很多原本应该倒闭的“僵尸企业”输血,这些企业还存在,政府还给它业务做。这些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所改观,但是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僵尸企业存在。这就使日本银行的健康壮况一直不好,缺乏国际竞争力。

  (《逃离“日本病”:“创造性破坏”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梅建平,9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本政府比较强势,使得日本企业缺乏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讲的“创造性的破坏”。所谓“创造性的破坏”,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淘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一种动态机制。这种动态机制的运行原理是市场通过追逐利润,不停淘汰一些利润率比较低的行业和技术,然后不断的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利润最高的行业和最先进的技术上。这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或者市场经济的一种活力的表现。

  为什么美国能够不断地利用新的机会,能够接受新的挑战?因为每一次的挑战给美国带来一次新的机会,他们在机会面前能迅速进行调整,进行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这种最优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活力根本的体现。但日本恰恰由于政府的原因、由于经济结构的原因,或者还由于文化的原因等,这个机制的作用被削弱了。

  日本企业的特征和美国企业的特征大有不同,这与中国的企业倒有颇多相似之处——就是日本的财团体制,如果一个财团的某一个或几个企业经营不善或面临破产,财团内部的其他企业就有责任,或者有社会压力去出手相救,很多很好的资源被浪费在那些实际上已经过度发展的行业里面。

  日本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这种救助实际上就是延缓这些“僵尸”企业的寿命,但因此持续消耗财团内部很稀缺的一些资源,使得那些业绩很好的企业也没有能力能够腾出更多的研发资金去进行企业创新或拓展销售渠道等。

  (《逃离“日本病”:“创造性破坏”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梅建平,9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