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程骅:超越经济 超越年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4日 11:38  新浪财经

  李程骅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进入了第9个年头,我很有幸地在近几年担当了专家评委,从其不断完善的评选标准来看,突出的特征是对入选人物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2004年起,“责任”进入关键词行列,此后“责任”在评选中的权重不断提升。刚刚公布的2008年经济年度人物20名候选人名单,更体现出了在这个不寻常的年度,社会责任、道德标杆起到了绝对的导向作用,那就是超越了狭义的“经济”范畴,也超越了“年度”的有形限定。

  央视的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一向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候选人和当选者的行为直接折射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那么,过分看重当选者的社会责任,会不会偏离“经济人物”的大方向,毕竟企业家不能和慈善家、公益人士直接划上等号,企业的首要功能是创造经济财富,有了钱才能为社会服务。但笔者认为,央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这种导向,恰恰体现了富有责任心的传媒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价值观的引导性。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创造的经济财富,理应为所有国民所分享。中国的企业、企业家们所积聚的财富,理应做到分配的合理化。特别是2008年,雪灾、大地震、三鹿奶粉等突发的大事件,不仅是对政府,也是给企业家、公众的大考。危难之际显本色!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如何见证?平时说得再好,不如关键时刻见行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张祥青、陈光标们等并非以拥有的财富数字、而是以令人感佩的社会责任行动的闪光点来进入侯选人名单,则更具有公信力。实际上,经济人物只有“超越”经济,超越普通企业家的财富观,才能上升为历史记住的“人物”,比尔•盖茨、巴菲特是以财富的创造能力成为“经济英雄”的,但更是以捐出财富建立慈善基金、造福于公众而成为受人尊敬的“人物”的。因此,2008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标准,也是在告诉公众,并向世界表明:中国已经崛起了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们不仅会创造财富,也知道如何分配财富,并且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公众,引领社会文明的进步。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让经济人物超越狭义的“经济”范畴,无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责任心引导,能更进一步展现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企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展内涵上的深化。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30年间中国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注定是要体现在鲜活的历史人物身上的,这一年当选的经济人物业必然要烙上这一特殊的历史印迹,那就是超越2008年,向前映射成功的曲折与艰辛,向后洞察出充满期待、充满挑战的胜机。历史人物的魅力在于其阶段性的风采,又在于其跨越时空的符号意义。央视公布的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有改革开放以来在引领经济研究层面的常青树厉以宁、林毅夫,有从乡镇企业家成长为现代企业集团掌门人的远东集团蒋锡培,有从伴随着中国经济成长而从体操王子到产业巨头的李宁,还有借助2008中国奥运设计中国新形象的鸟巢设计团队等,他们在2008年展现出动人的光辉,他们的价值和影响力注定要留在一个时代的记忆当中。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不是一天成长和发达起来的,包括企业家在内的经济人物,只有经过多重的磨练才会成熟,才能栽入史册。央视经济年度人物自评选以来,胜出的人物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年度”业绩、从其“长期表现”的多维评价指标来进行筛选的。筛选掉的不一定不够标准,但筛选上的绝对是经得起考验的。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舞台上,企业不断涌现和消亡,企业家“前赴后继”,各种各样的“富豪榜”、“财富榜”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央视的经济年度人物始终体现出勃勃的生命力、公信力和权威性,要诀就是始终不忘作为国家级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并把这种责任落实到每年评选的各个环节之中。

  超越“经济”,方能评选出具有公信力的经济人物;超越“年度”,才能发现照亮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长青树”。愿央视的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始终坚守着这种责任的眼光和超越自身利益的胸怀!(作者系南京社科院副院长、教授、博士,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委)

    相关报道:

    万捷陈彤许文广13日聊2008年度经济人物评选

    马兴瑞刘北宪高先民聊CCTV年度经济人物

    影响深圳三十个经济人物揭晓 王石任正非等当选

    江西首选十大女经济人物 铁娘子商场竞风流

    中国评选年度经济人物聚焦未来经济发展

    视频:李宁寄语央视年度经济人物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位经济人物评选

    宋立新:经济年度人物应是中国人价值观的体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