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富才能国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 18:00  《新财经》

  文/时寒冰

  如果说,启动内需、激活内需是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新力量,那么,增加民众的收入便成为必然的选择。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其一,应该改变目前的财富分配机制,增加民众的可支配收入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指出:从资金流量核算结果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并且,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保持扩大之势。国际上通常的发展路径是,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通常是上升的。

  这一趋势延续至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稳定较快增长,累计完成32553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0.5%,增收7606亿元。而同期的GDP增速为10.4%,税收增长速度是GDP增速的3倍。

  经济学理论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以及社会结构的全面深化,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将面临难得的机遇。2003年,我国跨过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门槛,正在经历这一黄金发展阶段,应该使财富在分配过程中,向民众大幅倾斜。只有这样,才能让国民有钱消费。

  中国之所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向政府倾斜,主要是基于下列思路:先发展经济,等有了足够的资金再去解决民生问题,再增加民众的收入。事实上,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不仅使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民众收入的提高变得遥遥无期,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政府无论是在初次分配中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还是在经过再分配后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即便不考虑制度外收入),都是过大的。

  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的集中,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推动力是最小的,损耗是最大的。在内需委靡不振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上,在这一关键点上,只有当机立断,改变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尽快实现民富,中国的国力才能实现快速腾飞,民族复兴的曙光才能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二,大规模减税

  要实现民富,就应该在增加就业和减税方面做文章,而减税本身就可以促进社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因此,中国首先应该减税,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作用最直接。降低流转税、企业所得税税率,对现在的增值税进行转型改革,所起的作用则是间接的。

  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面对经济下滑的风险,就应该采取宽财政的措施,而降低企业税负正是宽财政的主要内容。而且,减税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都认同,作为我国第一税种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应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而增值税改革的一个原则就是减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