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保增长为目标的下一步改革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 16:30  中国经济时报

  把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作为新阶段改革的重点

  与会专家认为,保增长的重点是扩大内需,尤其是刺激消费需求。为此,需要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投资结构,有效启动居民消费。

  防止以新的过剩产能治理现有的过剩产能。有专家指出,近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超出了可承受范围,积累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产能过剩。那么,如何继续保持经济增长?有专家指出,一方面,要保持GDP增长并不难,难的是在保持增长的同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节能减排,并改善民生;另一方面,要扩大投资需求并不难,难的是扩大消费需求。也有专家指出,近年我国消费率不断降低,使宏观经济更加依赖于投资与出口。前者导致投资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导致我国经济经不起任何的外部冲击。更重要的是,消费率持续走低使物质资本积累远远高于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日益枯竭。

  把刺激消费作为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有专家认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关键在于扩大消费。有专家提出,要尽快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扩大消费总量,缩小消费差距,保障消费安全。同时,要防止新的两个比重下降,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有专家强调,扩大消费需要下大力气,推进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等。

  在此基础上,确定刺激消费的目标。有专家认为,未来3—5年内,如果我国的居民消费率能从当前的38%提高到48%,经济形势将会大有改观,这意味着我国每年的消费需求将增长5000亿元左右。也有专家指出,要实现刺激消费的目标,关键在于建立普惠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现实情况看,刺激的重点应该是低收入群体而不是中等收入群体。

  短期内不仅要着力扩大投资,更要重视调整投资结构。有专家认为,今年我国投资下降明显,这是导致经济下滑的重要因素。因此,保增长的重点和难点是扩大投资。但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投资结构,不能再继续投资于竞争性领域,需要向民生领域倾斜。例如,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医院的投入等。也有专家指出,当前扩大投资有助于保持经济增长,但要防止三个问题:一是防止形成新的“三高”,二是防止垄断行业的进一步固化,三是防止投入民生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有专家提出,绝对不能简单地把10年前扩大内需的办法搬到现在使用,当前应采取措施积极扩大消费性投资。凡有利于缩小消费差距和保障消费安全的投资,可以扩大;凡与此无关甚至起反作用的投资,坚决不能上。

  重点在于推进政府改革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全面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转型的进程和实际效果。

  政府改革成为新阶段推进全面改革的重点。有专家指出,当前的许多问题都直接与政府改革滞后相关。例如,有人把地方政府行为(如大干快上,举债投资等)归结为财政体制改革,但事实上财政体制也是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也有专家进一步补充说,无论是市场化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依赖于政府转型。具体地说,一是市场化改革依赖于政府转型。只有通过政府转型才能使市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依赖于政府转型进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实存在一个财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三是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要以政府转型为基础和突破口。把政府转型的问题解决好,公共治理结构建立起来,就能实质性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控制行政成本,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改革的核心。有专家指出,短期内政府改革的目标是控制行政开支,减少收费规模,建议人大出台硬指标。比如,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能超过某一红线。也有专家认为,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不是扁平化,而是理顺上下级政府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区分政府干预与政府监管,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有专家指出,在特定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干预不能长期化、制度化,不能等同于政府监管,尤其要有效处理在宏观调控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一是宏观调控很重要,但在市场经济中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要宏观调控。二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三是要防止政府没有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调控,反而用计划经济的方法调控。也有专家指出,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极其明显。从30年改革历程看,政府作用取决于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而这种角色的正确定位是在转型过程中实现的。一是改革开放之初政府是市场的培育者,是市场的孵化器;当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后,政府就要逐步退出来,成为市场的监管者,“裁判员不能再当运动员”。二是在企业主体没有形成的时候,政府是经济建设的主体、投资的主体;但在企业主体形成后,政府应当从投资建设的主体中解脱出来,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三是从以GDP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变,是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能不能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质性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