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见领袖
- 童克震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日前首次松口称,由于现在的国际油价比设计燃油税改革方案时还要低,因此加税后国内油价还有降价空间。至于降价的时间,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在国际油价纷纷狂跌、民众热盼油价大幅降低之际,掌控油价宏观调控的发改委不知何种原因,却“语焉不详”。发改委一方面表示“油价确实过高”,另一方面却始终闪烁其词,称“调价还在酝酿中”。
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示”,则让公众看到发改委又在“挤牙膏”。
他说,“成品油价格调整取决于当时的国际油价。成品油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是与各国的资源禀赋程度、能源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保护要求等相适应的,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
这番言语倒把民众给绕糊涂了,没有“国际标准”,发改委怎么高呼与“国际接轨”?难道油价数次提高都是发改委在忽悠大家?油价再没有“国际标准”,总有个“市场标准”,油价随国际市场价格调控该是发改委关注国计民生的硬道理吧?
现在发改委专家又爆出油价“明年1月1日有望下调”。公众没有道理不觉得发改委又在“指兔子给公众盲追”。虽日期不遥远,却仍不敢寄予厚望———因为,“有望下调”当然也就意味着可能“微调”和“不调”。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认为,“一件明明市场可以解决的事情,被行政干预之后,硬生生被复杂化。应该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尽早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
实际上,发改委在调控战机扑面而来之际犹豫是非常不明智的,毕竟我国石油垄断“逼宫涨价”一度让发改委“大丢颜面”。而且,石油垄断把责任完全推给发改委,发改委实际上只落个石油垄断“偷牛”,自己去拔“栓牛桩”的结局。
教训表明,发改委对油价调控“该出手时就出手”,真正做到宏观调控全心全意为国计民生服务,而不是为垄断的暴利服务。
硬性调控是常规,抓住战机调控是智慧。在国计民生高呼大幅降低油价之际,发改委就别再在民众面前天天“挤牙膏”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