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社:美国低油价政策不具可比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 22:31  新华网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科学发展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 题: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科学发展

  新华社记者江国成、葛如江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发布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并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此间专家和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这项改革将提高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优化生产和消费方式,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在公布上述改革方案时明确指出,促进节能减排是此次燃油税费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林双林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方案中,国家将汽油消费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0.1元提高到0.8元,同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的二级公路收费。“这项改革有利于税负公平,有利于发挥税收作用,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他说,取消养路费等费用会使我国税负更公平。以前养路费与道路使用没有紧密联系,不能很好地体现“多用路、多用油、多负担”的公平原则。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后,养路费等交通收费被取消,转换为成品油消费税。这意味着购车者的油量消费将决定养车成本。“用油多的个人和单位,道路使用多,就要多付税,这就会更好地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我国石油资源稀缺,消费量增长速度过快,石油储量在不远的将来会耗尽。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 原油净进口量已突破1亿吨,油消耗总量的50%要靠进口,石油安全成了问题。增加燃油消费税替代养路费,就是建立起一种节约用油的约束机制,对节省石油资源意义重大,林双林表示。

  他强调,我国机动车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引发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更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目前大城市大约有80%的一氧化碳和40%的氮氧化物来自于机动车排放。提高燃油消费税后,用车费用增加,一些人用车次数会减少,另一些人会用中小排量汽车替代大排量汽车。这就会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

  美国低油价政策不具可比性

  针对有人动辄拿美国的低油价说事,专家们认为,美国的成品油价的确较低,成品油税负也不高。但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没有可比性。

  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过的林教授说,美国进入汽车社会的时间较长。当初,每桶几美元至20多美元的低油价使得小汽车逐渐普及,成为美国绝大多数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同时,美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区和工作区相隔较远,公共交通不发达,要解决出行问题,高度依赖小汽车。“几乎每个工作的人都有车,一般有小孩的家至少有两辆车。”

  然而,今年以来,油价暴涨,经济不景气,美国许多老百姓感到难以承受,但离开小汽车,多数人又面临出行难问题。这种“小汽车依赖症”和美国长期实行的“低油价,低税赋”能源和税收政策不无关系。

  有关专家指出,美国能够长期保持这种鼓励汽车消费,浪费能源资源的政策,是和它超级大国的实力分不开的。美国的货币是国际硬通货,美国为确保石油安全不惜使用武力,这些是中国不具备和不愿意做的。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等专家指出,人们在看到美国油价低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欧洲和我国香港等许多地方的成品油零售价远远高于中国内地;许多国家和地区已采取一系列税费政策,鼓励人们节约能源。

  林教授说,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美国也出台种种措施,例如,不少大城市车位少、停车费高,迫使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美国联邦政府征收30% 的汽油税,用于建设和维护公路。另外,在美国,汽车属于个人财产,按价值每年都要交个人财产税,财产税各个州不等,最高的在2%以上。

  他说,新加坡与美国完全不同,地方小人口密度大。多年来,新加坡政府一直运用法规、税收、价格等多种手段,控制汽车数量的增长,并通过运用电子系统控制市区中心地段的车流量,在新加坡交通几乎总是畅通。新加坡汽油燃油税大约每升0.40新元(约2元人民币)。

  在新加坡,购车之前必须先拥有“拥车证”。凡是要买新车的人,都必须用投标的方式竞购“拥车证”。中标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浮动,会高达七八万人民币。各种车辆的“拥车证”都有限额。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