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下欧洲的应对与监管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 16:58  《中国金融》

  面对不断恶化的危机局面,欧元区各国一边采取大规模干预措施稳定市场信心, 一边提出改革全球金融体系主张以谋求全球金融主导权

  许兵 何乐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洲金融市场一直处于压力之下,但总体上并未出现大幅动荡。然而,以今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倒闭事件为导火索, 欧洲金融市场局势骤然恶化,恐慌情绪快速蔓延,富通集团、德克夏银行、德国许珀地产贷款商等金融机构相继出现危情并迫使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国的政府采取 紧急救助行动,股票市场因投资者信心极度丧失而出现巨幅下跌,货币市场几近冻 结状态。面对不断恶化的危机局面,欧元区各国一边采取大规模干预措施稳定市场 信心,一边提出改革全球金融体系主张以谋求全球金融主导权。

  金融一体化条件下的危机应对

  欧元诞生10年来,欧元区15国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混业和跨境经营 趋势显著,但金融稳定、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仍保留在各成员国,而有关监管标准和 市场规则是由27国组成的欧盟立法确定。这样的格局无疑加大了各国与欧盟和欧洲 央行之间以及各国彼此之间政策协调的复杂性。从2008年9月下旬以来各层面推出 应对措施的实际情况看,整个欧洲经历了从各为其政到协调行动的转变过程。如爱 尔兰率先宣布向本国存款提供全面担保,一度引发大批英国储户将存款转存爱尔兰 银行的现象,使英国银行面临大规模挤提的风险。随后德国、法国等国也公布了数 额不等的存款担保措施。为解决监管套利问题,欧盟领导人举行了紧急会议,通过立法将成员国存款担保统一定为5万欧元。其后,欧盟成员国在出台金融机构紧急贷款、债务担保、政府购买优先股等措施方 面,都呈现了较高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具体而言,欧盟各国针对此轮金融危机采取了以下几类措施。第一,向金融机构大规模注入资本,直接购买其股权,并将政府出资与受助机构的高管薪酬及分红 限制相挂钩。比如,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9月28日紧急向富通集团注资112 亿欧元,分别收购富通集团在三国子公司49%的股权,实现富通银行的部分国有化。 第二,向金融机构直接提供紧急贷款。第三,提高银行存款保障额度。欧盟27国财长例会10月7日决定,将欧盟各国最低储蓄担保额度由原来的2万欧元提高到5万 欧元。第四,为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提供担保。据统计,欧元区各国政府为区内金融 机构提供了高达1.33万亿欧元的财政担保,以帮助后者通过发行新的债券以摆脱 融资困境。第五,建立救市基金,收购银行不良资产。比如,西班牙政府10月8日宣布,将成立一个300亿~500亿欧元规模的救市基金,以收购问题银行的资产。第 六,经济刺激计划。欧盟目前正讨论推出经济刺激方案,具体规模可能达到欧盟27 国GDP总和的1%左右。

  从央行方面来看,欧洲央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联合全球其他主要央 行,紧急下调基准利率。10月8日,欧央行联合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其他五家央 行同时宣布紧急降息,欧央行将基准利率调低50个基点至3.75%,11月6日又降至3.25%。第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货币 市场提供无限制流动性。10月8日,欧央行宣布向欧元区商业银行提供为期一周的 无限额贷款,利息固定为基准利率,并称该项政策将至少持续到2009年1月。第三,通过货币互换向市场提供外币流动性。10月15日,欧央行与瑞士国家银行达成协议,从10月20日开始至2009年1月,开展7天期限的货币互换操作,按固定汇率 向欧元区银行提供瑞士法郎流动性。此外,欧央行14日宣布,将通过固定利率招 标,向市场提供无限制美元融资。第四,放松抵押资产范围。10月15日,欧央行宣布 将所接受抵押资产的评级水准由“A-”降至“BBB-”,并表示接受以外币计价的资 产和贷款机构发行的债券工具。第五,向非欧元区国家提供流动性。10月16日,欧 央行宣布与匈牙利国家银行达成协议,向后者提供50亿欧元借款,以提高欧元区周 边经济体的货币市场流动性。

  从实际情况看,9月末以来欧洲各国采取的救援行动取得了一定效果,欧洲没 有出现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事件,银行和投资者对市场流动性枯竭的恐惧心理也得到 缓解,信贷市场短期资金利率趋稳,股票市场也出现反弹。当然,在金融危机的冲 击之下,欧洲进入信贷紧缩周期已是不争事实,而这必然会对欧洲实体经济造成负 面影响。欧盟委员会月初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受金融危机冲击,作为推 动欧元区经济增长三大引擎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正全面疲软。据欧盟委员会预计,2009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仅为0.1%,而IMF公布的最新预测则更加悲观,认为欧元区经济2009年将下滑0.5%。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