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刺激计划,不同于1998年,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在民生上。而包括民生工程在内的“十大”刺激措施,除了增量外,更应该在民生项目上、在存量上下功夫。因为,做存量民生项目,影响的人更多、更直接,其乘数效应也更大、更明显,对拉动内需保增长,有特别的效用与好处。
⊙亚夫
自中央公布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十大措施”之后,在短短十来天时间内,各地就宣布了总额超过10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5年时间,投入3万亿元扩大内需的总额,还要高出3倍,真可谓出手特快、出拳真重。
然而,从已经见诸媒体的项目看,多数是新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增量项目,而被列为“十大措施”之首的“民生工程”,则占比不高,很少超过15%。为什么会这样呢?值得研究。
其实,今年的刺激计划,不同于1998年,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在民生上。而包括民生工程在内的“十大”刺激措施,除了增量外,更应该在民生项目上、在存量上下功夫。因为,做存量民生项目,影响的人更多、更直接,其乘数效应也更大、更明显,对拉动内需保增长,有特别的效用与好处。
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上海为例,11月17日,上海宣布至2010年安排1600亿元政府性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一批原定于“十一五”后期建设的项目和预备项目将提前启动。而耗资约148亿、高达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也将在年内开工。
这些项目或筹划已久,对上海的发展肯定会有帮助。但是,对上海来说,还有一些直接关系1800万人的“民生项目”,也会对上海的扩大内需、乃至整个城市的品质提升,有深远影响。比如,城市节能,换装双层玻璃窗;方便家居,加装居民楼电梯;改善环境,整治户外空调等,这三项民生工程就大有可为。
这里,不妨来算一笔账。据报道,去年南京启动了换窗工程,准备用4年时间,为4.8万户居民约800万平米建筑面积的房屋,换上隔热保温的节能型双层玻璃窗。他们的做法是,政府贴一点、地方出一点,老百姓补一点。老百姓通过节能,大约在5年时间就能收回成本。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上海像南京一样,是冬冷夏热的“耗能型城市”。如果上海这么做,情况会怎样呢?据上海统计局信息,2007年,上海居民住房建筑面积4.328亿平米,常住人口1800多万人,人均建筑面积23.29平米。参照南京的方法计算,如果对五分之一居民楼实施换窗改造,以每平米300元计算,少说也将会产生12.98亿元的多边投入。
根据上海的情况,如果采取政府贴一点、企业让一点、老百姓住房公积金出一点的办法来运作。那么,这个事关上海创建节能型城市与改善本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政府用很小投入换来企业与千万个居民家庭更大投入的乘数效应,而且也能为企业立马带来大量订单,创造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更不用说对建材及相关行业与产业链的影响了。而由此创造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要远远超过这12个亿。
同样,对上海来说,在有条件的居民楼加装电梯,以及整治那些年久失修、有碍观瞻甚至威胁行人安全的户外空调,也是一个政府投入小、乘数效应大,直接创造大量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能够消费大量库存钢材与建材以及拉长产业链的民生项目。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