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乔依德:消费才是终极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9日 15:17  经济观察报

  乔依德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的下滑趋势,扩大内需是必然的选择,但内需有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中又有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如何抓准扩大内需的重点,如何在保增长的同时注意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促进居民消费是保增长调结构的结合点

  最近,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并指出:“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令人担忧的是消费率 (消费在GDP中的比率)一直在下降,从1990年的62.5%下降到49%,而投资率(投资在GDP中的比率)却从1990年的34.9%上升到2007年的42.1%。消费率如此之低而投资率又是如此之高,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所以,在当前抵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不仅要注意保增长,而且要结合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而扩大消费、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则是二者一个很好的结合点。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包括投资和生产的终极目标。它本身就是GD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增加了,GDP也会跟着增加。而GDP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也与消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只有被消费所吸引,新的投资需求才会产生,投资活动才能持续。如果这次我们仍走老路,靠投资——特别是生产性投资来拉动经济,那么免不了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过剩,国内需求吸收不了,就必须要依赖于出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自从国务院公布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以来,各地公开表态将加大固定投资总额,根据对目前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的合算,计划投资总额已接近18万亿元,远超过4万亿元。若考虑到政府主导投资资金带动的社会民间投资,整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更加庞大。相比之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的措施则比较少、比较虚,这是令人担忧的。中央政府今年投入的1000亿元之中,仅30%是用于改善民生项目的投入,而在各省的投入中,这一比例更低。

  关于促进居民消费的一些认识误区

  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拉动经济还是要靠企业、靠投资,靠消费是拉不起来的。不可否认,上大项目——无论是生产性项目还是基础设施项目,确实见效快,只要钱投进去了,GDP的数字就会显出来。而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居民消费是间接的,是通过政府消费来带动或随居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因而它的启动比较慢,拉动经济也较慢。但是,快与慢并非绝对排斥。就像烹饪,急火攻和小火焖,都是必需的手段。而事实上,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人们通常想象的大。据有关方面基于历年资料进行的研究,居民消费每增长1%,GDP增长0.42%;政府消费每增长1%,GDP增长0.21%;投资每增长1%,GDP增长0.37%,事实说明居民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并不低。如何解释这个结果呢?前面已提到,一是消费本身就是GDP的组成部分,二是消费又是投资持续进行的基础。

  另外还有一种看法,觉得促进居民消费比较虚,无从下手。实际上,所有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居民收入的增长及居民消费预期是促进消费最重要的因素。促进居民消费的途径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最后,在促进居民消费时还存在一种偏见,往往重视城市而忽视农村。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有可以理解之处,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大、消费能力强,商品容易销售。但从政府政策的角度,应特别关注促进农村的消费。1978年农村消费占全部消费的62.1%,到了 2006年却下降到26.4%,其中部分原因是人口的变化,城市人口大大增加了。但就是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差距还是在拉大,结果,人均年消费支出的城镇与农村之比,从1978年的2.93扩大到2006年的3.64。

  所以,提高农民收入既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民消费的需要。除了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各种补贴标准,还可以继续扩大以财政补贴的方式促进家电产品下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经济观察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