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增长下通胀语境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4日 05:1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张涛

  全球股市连续创纪录地暴跌,表明持续近60年无纪律的美元体系已经走到最危急的时刻,以雷曼破产为界,各国政府的态度也由此前各扫门前雪转为联合救市,这一变化一方面说明问题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则再次证明美元体系下各国一直所面临的“上船容易下船难”的困境。也许,经济周期的宿命最终将迫使全球经济要经过一段长期深度调整,但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救急不救穷”的注资救市行为,却有可能为未来埋下更为严重的通胀引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美联储的资产结构正变得越来越脆弱(信用等级差和流动性的证券资产比重日渐提高),恐怕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看到联储堂而皇之地印发美元,由此,当危机走过最黑暗时刻后,世界经济或将迎来一轮新的通胀高潮。

  保增长已成为主要目标

  对于中国而言,在前期“收、限、调、补、投”综合调控之下(回收资金、管制部分零售价格、上调油价和电价、补贴生产环节和低收入人群、投放国家储备粮),国内的通胀压力明显缓解,9月份CPI同比增幅更是自去年2月份8.7%的高点回落至4.6%,在随后的几个月内,由于翘尾因素的减弱,预计CPI仍会延续下降趋势。然而作为一个硬币的两面,经济也出现了由热转冷的态势,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也连续5个月下降至100.44(该指数一般领先于GDP增速8个月)、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8(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11.0和19.2点),全球金融风暴所导致的外需下降、出口下滑以及国内房地产行业调整所带来的投资减速等等,均预示着中国经济下行势头正在加速,进而可能引发的就业问题对于整体经济的平稳运行构成巨大压力。

  而从近期决策层“三稳”态度的转变和一系列货币财政组合拳密集推出的举动来看,在就业和收入的巨大压力之下保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我们是否真正已从高通胀的语境中走出还是需要认真探讨的。

  通胀阴影不容忽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最新的经济展望中就警告说:“在许多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货膨胀风险仍然相当高,这些国家继续面临着就商品价格进行调整的压力以及核心通货膨胀受到第二轮效应影响的危险”,同时亚洲发展银行在其最新的经济展望中,也将今明两年中国的CPI由此前的5.5%和5.0%上调至7.0%和5.5%。

  实际上,虽然CPI的连续回落表明国内通胀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有两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其一,CPI同比增速的回落只说明物价运行的历史轨迹,如果观察今年各月CPI的环比增速,1-9月份平均为0.28%,2001-2007年平均为0.19%,同时作为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的粮价,在近几个月来却在持续上涨,如果再考虑农资、化肥、种子、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的话,粮食问题恐怕并不如CPI的态势来得好看,“无粮不稳”的压力仍然较大。

  其二,CPI并不能完全代表国内通胀情况。由于政府通过价格管制在物价传导过程中设置诸多楔子,使得通胀并不能在最终消费环节得以完全表现出来。例如,种种迹象表明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生产环节承担了大量通胀伤害。据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已由去年的32.03%大幅下降至1.71%,财政部指出“成本费用上升是导致利润增长减速的重要因素”,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限制了有效供给的增加,造成显性通胀向隐性通胀的异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