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退税率提高短期是利好长期难解困(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2日 10:08  南方日报

  退税上调并不能成为挽救中国制造的长久之策。国内出口下滑,主要是因为欧美经济下滑,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因素造成的,所以,很多专家都表示,上调出口退税可能在短期内对企业比较有利,但是不会改变行业效益增速下滑、出口增速负增长的态势。

  国金证券的研究认为,在欧美经济企稳前,上调退税率作用有限。因为,一旦出口退税上调,外商必然相应降低产品报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补贴外商,我国出口企业收益反而会小于外商。

  此次调整有可能形成企业过于依赖政策的习惯。国家希望通过上调退税率实现“准确扶持”,但实际效果更可能是短期的。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对出口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提供财政补贴、刺激国内消费进而拉动服装的国内市场效果可能更好。

  李雨时认为,下一步可能要看外贸形势变化,如果继续回落,调高出口退税的范围可能会继续扩大。但从另一方面看这并不利于政府提出要调整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目的。

  长期不能仅依赖退税

  显然出口退税调整挽救出口企业是无奈之举。在《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看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中国出口疲软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若中国政府转向积极财政政策以提振经济,那么必须以刺激内需特别是消费为重点。

  商务部研究院博士梅新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短期救出口企业是可以的,但是,要想让中国的出口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还必须依靠企业转型。在这方面,政府可以出一些力,但是,关键还是要看企业自己。第一纺织网副总编辑马新征也告诉记者,中国制造业之所以出现今天的被动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发展模式出了问题,以往的贴牌加工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经济和贸易形势。

  庆幸的是,压力当前,一批企业选择了主动调整,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网络营销、拓展终端等模式在很多企业身上成功运用;另一批企业选择的是断臂求生,舍弃部分产业,选择盈利能力强的核心产业,通过自身或者企业之间的整合,同样顽强地活了下来。

  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