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该不该盯着华尔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 00:56  中国经济时报

  近期,中投广纳人才的消息似乎也印证了外界对其投资人才不足的判断。在中投公司网站上,记者看到最新一期招聘公告的内容:“拟在包括股权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另类资产投资等11大类的30个岗位上,面向全球招聘专业人才,以进一步提升其投资管理水平”。

  “我们很高兴中投已经意识到了自身投资管理水平上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是要把真正有能力为国家谋财利的人拿出来用。”上述人士表示,但是更为关键的是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长官意志路线,真正走市场化道路。只有这样,中投才算是真正承担起了体制突破的重任。

  该不该盯着华尔街?

  10月17日,中投抄底黑石的消息一经公开,立刻引来了网民巨量跟帖。记者在浏览过程中注意到,反对其抄底华尔街的声音居多。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金融专家们也纷纷表示了类似看法。因为,“玩金融,中国没有优势。”

  “美国虽然出现了次贷危机,但也要看到次贷里面有很多金融创新的东西,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美国实体经济的。而中投运作的是主权财富基金,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服务国家实体经济。从这个角度考虑,收购美国的金融资产对中国意义不大。”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对本报记者说,退一步讲,即使对实体经济没有帮助,能稳赚钱也行。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那这样的投资就有问题了。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告诉本报记者,去年次贷危机尚处于初级阶段时,国内资本就急于出手,结果损失惨重;而现在很多人又认为可以抄底了,这可能是一错再错。

  “其实,目前整个次贷危机的深度和未来发展趋势都还看不清楚。在这个时候出手,谁都不会有太大的把握。”谭雅玲认为,中投目前最紧要的任务不是抄底摊薄成本,而是解决自身的运作机制和组织架构问题。如果能尽快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待外围市场平稳、形势明朗后,再言抄底不迟。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相比抄底金融机构而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价格合适的资源类资产进行投资,对中国更有意义。

  霍德明建议,目前中国应该多关注与能源、资源相关的资产,以及相关的企业、机构。以前,中国要买什么资产,其价格就会暴涨。现在,趁各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购买起来就会更便宜、更容易一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