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国有企业已到了非改不可、不改就死的局面。这年1月,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出炉,各项数据表明,局势已到了十分危险的底部,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只有3.29%,大大低于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在39个大的行业中,有18个是全行业亏损,国有工业的负债总额已占到所有制权益的1.92倍,企业自有资产不足以抵偿其债务,换言之,就是整个国有企业集团已处在资不抵债的境地。
乡镇企业同样遇到了问题。在过去20年,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与以私营经济为主的温州模式并驾齐驱,但到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产权不清晰,集体经济已经染上了国有企业的各种弊病。一位官员在一次大会上公开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苏南模式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政企权责不分,企业产权不明晰,原有的机制活力逐步减弱。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已渐为旧体制所‘同化’,活力锐减,而且许多地方领导仍抱住苏南模式不放,片面强调集体性质的公有制,阻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这段话被视为官方对苏南模式的一次集体反思。此后,环绕在苏南模式上的政治性光环开始日渐散去,到2002年底,在苏南地区有93%的乡镇集体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改制”成了私营企业。苏南模式的终结,意味着集体经济的一次脱胎换骨,在更广泛的时空跨度内,它标志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试验的合作社制度及后来的人民公社制度在基层经济组织中的彻底淡出,一种更为市场化的、以产权人格化为特征的企业制度终于成为主流。
风景独好,中国制造显威力
2002年,一个“中国制造”的新名词开始在媒体上广泛传播,整个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的存在和力量。2002年初,美国零售业巨子沃尔玛决定把它的亚洲采购中心从香港搬到深圳的罗湖区。中国区总裁对记者说,“我们找到了最大的卖家。”沃尔玛当年度在中国的采购商品总额为12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总额。
经过20多年的奋斗,“中国制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终于向全世界发威。在1998年5月份举办的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上,中国足球队颗粒无收,中国商品却出尽风头,江苏扬州的玩具工厂制造了30万只世界杯吉祥物,浙江义乌的服饰公司生产了225万面球迷呐喊旗和数十万件“球迷假发”,福建的工厂则提供了上百万件球迷服、护腕及足球袜。但有人也清醒地看到,“中国制造”的秘诀只是在于将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广东格兰仕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格兰仕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微波炉的专业工厂,2002年的产量已突破1 2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它的竞争之道很简单:微波炉重要的上游零部件是变压器,日本产品的价格是20多美元,欧美的价格是30多美元,在日货冲击面前,欧美企业痛苦不已。格兰仕这样和美国企业谈判:把机器拿给我做,按美方现在的产量,我一台给你8美元。美国人很痛快地就把生产线搬过来了。由于格兰仕员工工资很低,而且工人可以24小时“三班倒”,因此一周只有一两天为美国人生产,其余时间几乎都在享用免费的午餐。在横扫国内市场后,格兰仕又去找日本人谈判:我每台给你5美元,你把生产线也租赁给我吧。随着多国生产线不断汇集广东,格兰仕就成了“微波炉世界工厂”的龙头老大。
如果说格兰仕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制造”在成本上的优势来源,那么芭比娃娃的故事则能显示中国商品在价值链上的地位。“芭比”是迪士尼公司最热销的儿童品牌玩具,每年在全球120个国家销售,其最主要的制造基地在中国。一个在北美市场零售价为20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国工厂的离岸价仅为1美元,而且这1美元里还包括了制造商和渠道商的成本、利润以及各项税收,钱全让美国赚走了。尽管有人对“中国制造”的可持续性表示出忧虑,但“中国制造”本身就是中国崛起的一场前奏。
大国崛起 奥运昭示强盛梦
2007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国际渠道商的步步进逼,中国的很多企业开始转向国内市场,并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这一年7月,中国最大的袜业制造企业浪莎集团宣布,月底交完最后一批货后,不再接受沃尔玛的订单。这家企业每年向沃尔玛提供500万美元的商品,然而因利润太薄,最终选择了放弃。
更大的压力来自国内日益高涨的通货膨胀,“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第一次出现递减迹象,而且通胀不仅仅是国内问题。由于中国是世界上很多产品的供应国,中国的成本提高会体现在全世界沃尔玛及其它大零售商的货架上。美国商务部表示,在2007年的上半年,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了4.1%。这是自美国在2003年开始追踪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以来增长最快的,而且远高于美国2%的通胀率。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一位中国战略家说得很简洁:“在过去10年,中国是通缩势力,在未来10年,它将是通胀势力。”
2008年奥运在中国的举办,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一个大国正在渐渐崛起,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贸易摩擦不断,大国情结日渐高昂;另一方面,股市乍热骤冷,楼市跌荡诡异,人民币持续升值,CPI指数居高不下。这两种景象的交错令人们在亢奋中又添了几分焦虑。
相映成趣的是,2007年5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出了一个很醒目的封面,用的是好莱坞电影《金刚》中金刚爬上帝国大厦的场景,不过这次把那只大猩猩换成了大熊猫。这不禁让人联想起1989年另外一个著名的杂志封面。当时日本的索尼公司买下哥伦比亚影业公司,《新闻周刊》曾经设计了一个封面——“穿上了日本和服的自由女神”。但一年后东京股市崩盘,楼市泡沫破裂,日本经济从此陷入长达17年的漫长低迷。中国会与当年日本走同样的道路吗?一切都似乎取决于人们的心态和理智。对于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来说,一个激情飞扬的时代正在远去,随着2008年的跨越,中国正在开始一场理性的跋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