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宗兴:打造精细化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2日 19:17  《中国金融》

  农村金融服务“三农”,要真正进村入户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诞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得益于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是同生共赢的关系。服务“三农”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多年来,农村金融网点少、品种单一、贷款门槛高、办事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说明金融机构与农民之间还存在着一道鸿沟。

  近年来,在农村建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社,这是一项重大的金融举措。今后,应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为农村金融体系带来生机和活力。当然,要真正搞活农村金融市场,既需要地方政府的全力扶植、需要配套的经济政策,更需要实现金融机构服务思想和服务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之所以强调农村金融服务“三农”要“进村入户”,是因为这是金融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进村入户”不是形式上的走一走、看一看,而是要真正关心农民、理解农民、帮助农民、把农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农民的利益放在前头、摆在重要位置。这样,农民才会关心金融、理解金融、支持金融。为什么一些地方出现了金融服务真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金融机构也有自己的苦衷。建议银监会也要进一步改善监管标准,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推动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的千军万马真正把服务“三农”作为一项事业,让金融服务真正进村入户,建立中国特色的“小、快、灵”的特色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服务“三农”,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一个农村金融成熟与发达的国家,事实上国外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认真借鉴一切先进的、对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推动力的经营思想和经验来促进服务“三农”的金融工作。

  总体上看,我们的金融机构习惯于大而全、垒大户,都想把金融机构变成大银行。但是,在国外却把微型金融放在重要位置。微型金融主要是指为贫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联合国使用“inclusivefinancialsystem”(国内翻译成“普惠金融体系”)一词,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尤其是要为目前金融体系还没有覆盖的社会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务。

  从亚洲某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孟加拉国等国的比较成功的例子来分析,微型金融服务的对象决定了其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审核的简便性,农村和城镇小额信贷需求者往往没有合格的抵押品和担保品,复杂的信用调查和审核一般不适用。二是办理的方便性,微型金融服务申请者的经营特点,往往要求能够上门服务,以免在去网点办理过程中影响生产或贸易的连续经营。三是批准的迅速性,农村和城镇小额信贷需求者往往需要的金融服务是急用周转金或备货资金,要求时间紧、额度小,如果审批时间过长,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国家的农村现状,应该不比上述国家差,但我们的农村金融机构能做到它们那种规模和水平的,目前还比较少,不是说我们的农村金融机构没有为农民提供服务,而是我们还没有把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品牌化。

  我们在学习国外一切成功的经验的同时,也需要总结、充实、完善自身积累起来的经验。中国地域差异很大,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在全国范围内不能搞一刀切,要强调多样性和精细化;另一方面是,各地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舞台,可以主动创造多种实用发展模式。把学习国外经验和自身的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传统的优良作风和现实条件结合起来,把支农惠农政策和商业化金融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创新和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中国的农村金融就一定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三农”,需要有一个公开、规范、和谐的外部环境,要有配套的金融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维护好、组织好和协调好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为金融机构搭建好服务平台。各地农村金融也要大胆更新金融发展理念,建立鼓励业务开拓和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切实增强金融创新能力,持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尤其是要不断推出紧贴地方、服务地方,紧贴农民、服务农民,突出本土和地方特色的产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办理贷款的覆盖面和参与金融活动、享受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2008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在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中,金融机构大有作为,前景广阔。衷心希望全国金融机构和从事金融工作的同志们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为“三农”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