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红漫:救房市或增加经济隐性萧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0日 02:37  新京报

  - 头条评论

  近期不少省市纷纷推出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活跃的楼市政策:西安市对市民购买商品住房给予一定比例的政府财政补贴;沈阳市宣布将重启购房补贴政策,还将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年限和限额;河南省政府则规定购买普通商品房的可按一定比例减免房地产交易契税(据9月9日《上海证券报》)。

  本轮房地产调整与之前任何一次波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市场的刚性需求迟迟没有爆发。之前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调整,每次都以结婚、落户等刚性需求的突然爆发而终结,随后就是房价继续大涨,而这一调整静默时间一般就在半年左右。以此为标准,长达一年的市场低迷已经明确宣告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实质性转变。

  对于已经持续繁荣长达十年的中国楼市而言,这样的转变是值得庆幸的。房地产市场价格长期飙升的背后不乏畸形因素,并且已经明显负面影响了整体经济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就在于,房地产市场繁荣抑制了市场其他消费需求的增长,这种“一枝独大”的经济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大多数公众不得不减少其他消费开支,积攒资金以便应付首付和按揭负担。由此,在不断被推高的房地产价格背后,是其他产业发展的隐性萧条。

  需要明确的一点,尽管经过一年左右的市场调整,但国内的房价依旧明显过高。以国际上常用的房价收入比来衡量,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的比值仍在10倍以上,远高于海外市场平均4-5倍的水平。这样的整体房价水平下,远未达到需要出手救市的地步。

  事实上,在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双方之间,地方政府始终充当着偏向于开发商的角色,原因一目了然:无论是土地出让金收入,还是地方的财税收入都直接与房地产市场挂钩。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让这种纽带关系变得更加显化,甚至已经开始扭曲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财政资金越界救楼市的政策行为,只能表明地方政府和房产开发企业的利益纽带并没有被隔断。

  以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而看,地方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抉择已经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房价如果因为财政扶持而反身向上,那么长期累积的市场泡沫和被抑制的市场消费需求,必然会加大整体经济运行的风险。而后者对于以“保增长”为主基调的中央调控政策而言,将会造成负面影响。可以明确的是,在当下国民经济走势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时,房地产市场如果再度非理性繁荣,将会严重抑制其他方面的消费内需,成为制约经济良性发展的隐患。动用财政力量“救市”的行为,不可听之任之。□马红漫(上海 资深评论人)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