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可纵容的通胀:应采取更积极的汇率措施(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9日 15:50  21世纪经济报道

  坚定的反通胀

  《21世纪》:那您的意思还是要加快汇率升值?

  霍德明:是的。假如过去我们可以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让人民币汇率升值更快一点的话,那我们应该会看到肉价上涨,其他商品价格下跌的现象。首先,假如未来人民币汇率依然保持之前的升值态势,那么在不远的将来,存款准备金率恐怕还要继续上调。

  其次,维持这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会造成什么影响?第一点是银行会压力很大。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可能不会很惨,因为它们还有其他业务,不是完全靠存贷差来挣钱。但对中小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影响是很大的。

  第二点是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17.5%了,那未来我们要把这个数字升到多高?又要维持多久?请注意,高比例存款准备金的维持时间是中国未来的大问题。我们可以设想,17.5%的存款准备金率假如要维持两年,两年后要让它降下来,那么这意味着两年后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会因此大增。如果在此期间汇率还是慢慢升值、热钱压力不减的话,那届时我们的通胀局面将会如何呢?

  《21世纪》:但汇率大幅升值对出口是很不利的。

  霍德明:没错。很多人会说如果汇率更快上调的话,出口企业会比较吃紧。但我个人认为,人民币不应该在通胀走高的时候才加快升值,而应该在通胀还没显性化之前就开始升值。

  这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无法长期维持的,那对银行经营非常不利。

  《21世纪》:过去总认为外汇储备是国家财富的象征,越多越好,但现在看来过多的外汇储备也不是好事,比如由此产生的外汇占款就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通胀压力。

  霍德明:这和18世纪的重商主义有点像,国家积累的财富越多越好。这个观念需要改,如果不改的话,等通胀发展到通胀预期形成的时候,这就很难改了。到时候要打破这个预期,估计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且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方面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是撒切尔夫人的,她上世纪80年代在英国上台之后坚决反通胀,结果被大家骂得狗血淋头,但实际上这些措施对英国是有利的。

  美联储的做法不可效仿

  《21世纪》: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为了经济增长而容忍高一点的通胀率,或者说要在经济增长和反通胀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霍德明:这个观点经济学历史上讨论过,这种看法在上世纪60年代很流行,凯恩斯经济学一直在讲这套理论,其基本论点就是为了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不能太紧。

  为什么为了经济增速稍微高一点,通胀就可以容忍?对于这么想的人,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前提就是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代替关系。不过在2007年以前的几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也是在9%、甚至10%以上,但CPI一直在3%以下,也就是说高增长、低通胀,为什么?实际上,这两者在长期来看是没有代替关系的,想用多一点的通胀去换取更高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这是不可能的。

  《21世纪》:那么在短期内呢?经济学理论上也说过,通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一个替换关系,更高的通胀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就业,这也叫做菲利普斯曲线。

  霍德明:对,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教训告诉我们,菲利普斯曲线即便存在,也不可以把它当做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政策来选择。想用通胀来换就业,或者用失业来换反通胀,即使短期内能做到,但从长期来看,它会导致更大的恶果。为什么?简而言之,人们会产生预期,认为政府想用通胀来换就业,从而预期更高的通胀,其后果将是更高的失业。

  《21世纪》:虽然很多国家目前面临通胀,但各国货币当局的态度似乎很不一致。比如欧洲央行的职责比较简单,就是反通胀,美联储是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找平衡,您对此怎么看?

  霍德明:在上世纪60、7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也没有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不断地纵容通胀,总是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率而放松货币,结果到1970年代末期发现这是无法持续的,最后只能开始反通胀,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此后各国纷纷给予央行独立性,而且很多国家就给央行一个任务——反通胀。

  多少的通胀率是合适的?这个问题在西方一开始也是没有共识的,但理论和现实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经历过上世纪60、70年代的通胀后大家都同意,通胀应该是越低越好。弗里德曼认为最好是零,有些人认为那样相对价格的调整空间也很小了。但3%是上限,很多都是1%、2%,比如欧洲央行的目标就是2%。几乎没有国家将通胀目标定在3%以上。

  如果我们让通胀超过5%,甚至8%、10%,那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2000元的货币,2000元是名义标价,假如通胀率是1%,那么其波动率会很小。如果我们认为为了经济增长,大家能够容忍6%的通胀,那么多样化之后各地的价格变化幅度就不是6%了。因为6%只是平均意义上的6%,就是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变化幅度,平均之后大概是6%。但中国很大,各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收入分配的差距也不小,那么这总体上的6%,在一些地区就可能出现远高于此的数字,甚至到15%。就像现在主要发生在食品领域的涨价一样,贫困人群花费在食品上的钱比较多,因此其实际承受的CPI很可能不是8%,而是10%以上。

  对此,你可以看看欧洲的状况,欧洲的CPI现在已经超过了4%,而欧元在过去一年的升值速度非常快。假如不是欧元这么快的升值,我想欧元区现在的CPI就不是4%了。

  《21世纪》:不过美国的情况很奇怪,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在滞胀的困扰下最终痛下决心,放手让保罗·沃尔克(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前任)反通胀,最终用经济衰退遏制住了美国两位数的通胀。但现在美联储明显是在用通胀的手法救援国内金融体系,似乎它是在通胀和增长之间寻求平衡,您对此怎么评价?

  霍德明:没错,有些人认为沃尔克是一个英雄,也有一些人对沃尔克非常不满。我对沃尔克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我不能说美联储现在的做法一定是对的或错的。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还是不会在通胀和增长之间寻求平衡的。因为在上世纪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质就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的倒手,寻找平衡,但玩到最后玩不下去了,代价惨重,货币当局痛定思痛之后认为通胀是一个大老虎,一定要严肃对待。

  从理论上也比较容易理解这点,一个国家只有长期维持货币价值的稳定,才能为长期经济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如果在心态上对通胀有任何松懈的话,最后难免会养虎为患。所以与其到最后用很紧的宏观调控把通胀打下来,倒不如一开始随时随地控制它。这是过去多年世界各国经济生活的思想结晶。

  美联储的行为有时候并不是完全按正常的方式去做的,但他们应该也不会离这些思想太远,比如我就不太相信美联储会容忍美国的通胀维持在5%或6%的水平以上。

  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美元是国际货币,一半以上的美元都在美国以外流通,因此美国可以将通胀输出到其他国家来减轻本国的通胀压力。

  但即使如此,我相信这种做法也是不可能持续的,没这么好的事情。美国能持续下去吗?这种滥发美元的做法会使美元大幅贬值,那以后谁还会持有美元呢?等别国开始抛售美元的时候,美国的通胀率将是多少?现在国际上凡是以美元标价的商品价格都在暴涨,世界经济也被美联储的松货币政策搞的大乱,所以我觉得这种做法也是有限度的。

  反过来说,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条件,无法将问题转移出去,所以美联储的做法并不是中国仿效的对象。

  通胀预期更可怕

  《21世纪》:一些人提出通胀预期比通胀更可怕,您对此怎么看?

  霍德明:是的,通胀预期更可怕。在这点上西方国家和中国有一个不同之处,以英国为例,英国上世纪70年代工人的薪水是由工会和雇主谈判达成的。假如人们认为未来一年的通胀率是5%,那么工会就会要求未来一年名义工资的上涨率是7%。一年之后,人们发现通胀率不是5%,而是7%,那么在下一次谈判中就会要求名义工资的上涨率提高到10%,由此不断发展。所以通胀预期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不会稳定,它会和通胀构成一个循环上升的自我实现过程,而这将最终导致通胀无法控制。

  《21世纪》:6月CPI的数值已经降到了7.1%,而7月据说会继续降到7%以下,但与此同时,PPI却在大幅上涨,似乎中国的通胀局面变得有点复杂。那么您对未来的发展怎么看呢?

  霍德明:我个人认为,中国未来首先还是要在汇率方面采取更为积极的举措,人民币至少需要一次性升值10%才行,不然通胀将很难获得实质的控制。

  (本报实习记者邓瑶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