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纵容的通胀:应采取更积极的汇率措施——专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
本报记者 谷重庆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物价攀升后,最近关于通胀缓解的利好消息不断。一方面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原油价格已从每桶超过140美元回落至不足120美元;一方面是国内食品价格企稳,由此带动CPI在2月的8.7%之后稳步下降,6月涨幅为7.1%,预计7月会降至7%以下。因此,很多市场人士比较乐观地估计下半年CPI涨幅将会逐步下降,到年底时甚至降到5%-5.5%。
与此同时,在“从紧”货币政策的环境下,诸多中小企业和出口企业陷入经营困难,叫苦不已。虽然在全球经济普遍增长乏力的状况下,中国经济上半年取得了10.4%的强劲增长,但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忧虑却在决策层和市场获得了日益强大的话语权。
例如,在7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之前“三防”(防通胀、防过热、防经济滑坡)的政策要点,已悄然变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这迅速被相当一部分人解读为:“防通胀”的重要性正在部分让渡给“保增长”。
随后的发展似乎也在证实这种解读。7月3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至13%。8月初,《华尔街日报》援引某国有商业银行相关人士的话,称已接到央行通知,商业银行2008年新增信贷额度将上调5%,新增部分将主要用于支持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则明确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已基本到位,没必要再加大调控力度”。
对此,市场和学界亦有人持不同意见,例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许小年教授就坚决支持继续执行严格的反通胀政策。从数据的角度来说,虽然通胀压力有所减缓,但相对于年初政府4.8%的目标,上半年7.9%的涨幅无疑仍属于高位运行。而且6月中国上调了成品油价格和电价,因此PPI预计将进一步走高,有的机构甚至预测7月份PPI可能超过10%。
此外,行政限价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通胀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供应紧张的问题,例如最近有媒体报道,产煤大省山东由于电煤限价而导致缺煤,由此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
杂乱的现象,纷繁的看法,中国经济不但面临着通胀和下滑的双重挑战,也处于认识和政策的摇摆之中。为此,本报此次特专访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霍德明教授。霍教授来自台湾地区,曾因反对下调印花税救市而被众股民批评,而现在他又非常坚定地提出目前是反通胀的关键时刻。观点如何,相信读者读过之后自有明辨。
通胀任何时候都是货币现象
《21世纪》:在过去几个月,随着CPI指数的下降,人们对于通胀的担忧有所减轻。在食品价格逐渐稳定,甚至有所回落的情况下,很多市场人士都认为今年下半年的CPI涨幅将持续下降,这场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要推动力的通胀将开始大幅减缓。但也有人认为目前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紧缩的政策不能轻言放松,您对此怎么看?
霍德明:目前很多国家都面临着通胀的难题,而在2007年之前,国际粮价和能源价格就开始逐步上涨。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不可能不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所以在谈目前的通胀局面之前,我们还是要想一下,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中国国内通胀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解决?
有一种看法认为,国际粮价和能源价格上涨,中国对此是无能为力的,人家失火我怎么办?我自己当然要救火,但有时候外面的火苗飘进来我受损失也没法子。第二种看法认为,中国的通胀主要来自于食品价格的上涨,但非食品类商品的价格并没有涨,因此这是相对价格的变化,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
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我们知道通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当然你可以说没什么关系,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相关商品的价格会自然而然地下降,也就是说前面的两种观点是不违背后面这个规律的。但我不同意这个结论,原因何在?我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
中国的CPI篮子是由八大类商品组成的,去年以来的状况一直都是食品类的价格涨得多,非食品的价格涨得比较少,因此很多人说通胀只是发生在食品领域。但这个说法实际上犯了一个基本错误,衡量通胀的CPI本身就是计算其所涵盖的所有商品价格,然后平均得出的一个指数。在这里,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在其他条件不变(例如货币总量保持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当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另一些商品的价格一般会下跌。道理很简单,既然货币总量是一定的,那么不同商品的价格自然会此消彼长。也就是说,花在猪肉上的钱多了,花在其他商品上的钱就少了,这样其他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看到CPI篮子中非食品类商品的价格并没有下降,只是涨幅没有食品那么大。由此看来,一定是货币供应量发生了变化。
《21世纪》:您的意思是说市场上所言的结构性通胀和输入性通胀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反映真实状况?
霍德明:在宏观经济学上,现在的这个现象可以用英文单词accommodate来描述,accommodate的意思是纵容,为什么这么讲?很多人认为目前的通胀是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而且这是国际粮价和油价上涨的结果,所以中国的应对办法不多。但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如果货币供应量固定,那非食品类商品的价格应该下跌。由于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受汇率政策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思考通胀问题的时候,两方面的情况我们都要考虑。
在这种氛围下,我觉得人们对通胀的讨论依然围绕在一种“纵容”的感觉中,而且日益强烈。自2月CPI同比上涨8.7%之后,大家现在说通胀洪峰好像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所以我们可以松一口气了。但统计数据可以证明,货币供应量偏多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善。
或许有人会说,央行的对冲已经吸收了绝大部分的过剩流动性,例如2007年中国上调了10次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上调了4次,2008年也已经上调了4次。另外,近几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大概在18%左右,和名义GDP的增速差距并不大,因此央行已经控制住货币供应量。但我要强调,这方面如果只看过去的M2增长量,那是不全面的,必须还要看将来的货币供应量。汇率在低估的情况下,海外资本的流入会造成大量的外汇占款,央行过去反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只不过在阻拦现有的外汇占款转化为M2。若汇率还是低估,那么未来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恐怕将使央行很难控制未来的M2增长量,除非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1世纪》:最近在出口企业的呼吁下,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又慢了下来,照您这样说,短期内中国的通胀不但不会有实质性的下降,还有可能从食品扩散到非食品?
霍德明:通胀会不会扩散到非食品领域?你看M2,央行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么强力的货币政策工具,才勉强把它的增长率控制在18%,但这却不能把通胀维持在3%左右。
这里要插一句,为什么要把3%定为通胀目标?因为经历过上世纪70、80年代通胀的国家最后获得了一个教训,就是千万不能让通胀太高。通胀太高产生的最大问题是一旦通胀持续时间较长,例如一两年,现实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人们一旦形成通胀预期,就会使人们的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而经验证明,要把已经改变的行为调回来是很困难的。
其实现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的使用空间已经很小了,而且即使是之前那样频繁的操作,我们也没有把通胀降到低于3%程度。超过3%的通胀率在西方是相当危险的,而我们上半年是8%左右,现在大家期望下半年这个数字会自然而然地下降,我觉得很困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