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治理通胀只有货币政策是不够的(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0日 04:36 第一财经日报

  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际上各有道理。用“有用但有限”来回答,可能才是恰当的答案。所谓“有用”,是说在高通货膨胀的形势下,无论成因是什么,都必须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否则,不但无法治理高通货膨胀,而且会火上浇油,在已有的通货膨胀因素上再增加新的推动因素。所谓“有限”,是说货币政策并不能消除所有通货膨胀因素,比如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就是货币政策无法消除的,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两个目标组合的选择

  导致各种政策建议难以取舍的原因,其实是在增长和治理通胀两者之间的权衡。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史来看,这是一个“经典”的冲突:“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组合是所有政府、企业的领导人和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总体来说,没有人愿意忍受经济的滑坡以至于萧条的出现,因此,除了央行,几乎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反对紧缩。即便是央行,也很难在公众的压力下保持紧缩立场。而如果央行力排众议做到了针对通胀的严厉紧缩,其公众声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挑战。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保罗·沃尔克(Paul Volker),在1979~1987年掌舵美联储期间,他将基准利率长期置于远高于通胀率的水平(一度接近20%),以经济萧条的代价将通胀率从15%送回到5%以下,美国经济此后终于步出滞胀噩梦,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快速增长的“黄金10年”。不过,人们回忆起“沃尔克疗法”的萧条痛苦,往往更欢迎格林斯潘这位更为宽松的联储主席。直到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2008年,沃尔克的声誉才开始超越了格林斯潘。

  另一个案例来自越南,由于货币当局行动迟缓(多半是因为没有经验),通胀率一直燃烧到25%,尽管存在热钱、外贸逆差等诸多原因,但越南最近两年每年50%以上的贷款增速,无疑是货币紧缩不力导致高通胀的一个注解。

  这两个案例有诸多政策含义,其中之一就是公众和社会从来就不喜紧缩(因此央行的独立很重要),或者对紧缩往往准备不足,这从一个侧面诠释了眼下中国在经济下滑风险和紧缩治理通胀之间的艰难权衡,换言之,这是一个经典的冲突。中国的最高决策层深知通胀失控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也提出了保持经济稳定的纲领,两者的一个恰当组合应该是政策的目标。目前,学界出现了通胀和增长(10%,8%)的组合,我们的看法是,6%~6.5%和8%~10%是2008年中国控制通胀和维持经济增长的一个更加恰当的目标组合。

  只有货币政策是不够的

  毋庸置疑,实现6%~6.5%和8%~10%的通胀和增长组合,尤其是对于当前治理通胀而言,只有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这个论断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亚洲乃至更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诚然,石油和粮食的供给短缺源自于需求相对于供给的过于旺盛,但是不幸的是,石油和粮食二者的需求弹性很小,在短期内几乎没有可调整的空间。因此,必须寻找全盘的政策组合来治理通胀,并维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

  学者们已经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例如中国的通胀肇始于猪肉,但成型于国内的流动性环境,而流动性环境又源自于内需不足的经济增长结构,因此,治理通胀的治本之策在于扩大内需。此外,中国通胀的重要压力来自于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强劲需求,而这又和中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失衡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中国第三产业份额低于印度,还在继续下降。因此,长期治本之策在于结构转型。同时,如同在上期评论中提及的那样,中国长期对资源价格的低估,其实是今天通胀爆发的伏笔,价格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也亟须推进。这就需要财政、产业和其他一揽子政策治理。

  总结一下,我们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但只有紧缩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