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CPI涨幅趋缓通胀压力未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02:3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证观察家

  5月份的CPI数据趋缓,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减小,物价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一方面,PPI仍在屡创新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在高位。另一方面,油价和电价虽被管制,但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仍然强烈。这说明,抑制通胀将是长期的任务,我们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褚洪波

  国家统计局6月12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7.7%。其中,城市上涨7.3%,农村上涨8.5%;食品价格上涨19.9%,非食品价格上涨1.7%。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4月份下降0.4%。CPI显现出趋缓的迹象。但是,现在CPI数据的趋缓,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减小,物价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现实。

  首先,PPI再创新高,而相关压力必然会传递到CPI中,只是时间上可能滞后些而已。今年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2%。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2%,与4月份相比,涨幅提高0.2个百分点。涨速有加快迹象。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1%,较4月份涨幅下降了0.3个百分点。这说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仍是推动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继续上升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PPI对CPI的传导作用将在3到6个月后体现出来。如果PPI维持在高位,必将制约CPI接下来的下跌空间。这使得CPI在5月份的回落能否延续下去,变得难以乐观。

  而PPI的增速并未有趋缓迹象。从今年1月到5月,PPI涨幅分别为:6.1%、6.6%、8.0%、8.1%和8.2%,连续5个月创3年以来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商品的价格变动往往是互相影响的。我最近接触到一家食品生产企业,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该企业生产产品使用的塑料包装袋(食品行业在大量使用各种塑料包装袋)突然发力大幅涨价,一个多月的涨幅就超过了10%,包装材料涨价吞噬掉整个食品行业1%—3%的利润,而这1%—3%的利润,恰是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要么通过提高食品价格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要么只能选择停产。

  其次,被管制的油价、电价。我国油价仍处在被管制的状态下,现在,我国油价比国际水平低50%左右,其真实的价格压力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而油价一旦上涨,无论是PPI还是CPI,都将发生极为明显的上涨。除此之外,被管制的电价也是一大因素。电力作为上游重要的能源价格,会直接影响到下游许多行业的成本,生产环节成本一旦提高,很容易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加剧通胀压力。因此,5月份CPI的回落,乃是政府行政手段干预所致,并非市场的力量发挥调节所致,很容易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

  其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高位。5月份的PPI再创新高,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尤其是原油价格屡创新高所导致的必然结果。5月份,国际原油、钢材、煤炭、粮食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尤其国际原油,自2007年年初以来,已上涨了一倍多。国际油价不仅顺利突破130美元关口,并且,已经在130美元一线构筑起强支撑,这意味着,在美元贬值趋势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一波新的上冲行情正在酝酿中。这意味着,输入型货膨胀仍将困扰我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