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越南金融危机的四大教训(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 02: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教训三:通胀要早治理。通货膨胀经常成为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导火索。由于美国采取弱势美元政策,国际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这种世界范围内的通胀压力传导到了地球每一个有经济活动的角落,这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PPI增速过快,PPI上涨压力逐渐传递到CPI,推高通货膨胀。而且,热钱投机行为不断推升股市和房价,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同时,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竞争力下降,民众的整体收入水平也下降,使得部分通胀压力无法通过自我修复机制得到化解。因此,今年5月,越南CPI涨幅达到25.2%,创下1992年以来最高水平,在存款利率为负值的情况下,民众对本币失去了信任感,纷纷将越南盾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导致越南盾急速贬值,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与越南相比,中国也面临着比较大的通胀压力,但中国从去年CPI刚开始上涨的情况下,就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抑制流动性。同时,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加大猪肉、粮食的生产和供给,有效防止了食品类价格的失控。同时,中国对房地产和股市采取了调控措施,并抑制电价、油价的上涨,以换取缓解通胀压力的时间。因此,迄今为止,中国国内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但是,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效果仍不够明显。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对于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抵御能力仍是中国的薄弱环节,是需要警惕的。

  教训四:股市和房地产泡沫要早日挤压。从2005年到2007年3月12日的两年多时间中,越南股市涨了5倍。到2007年1月份时,越南股市指标股的平均市盈率就已高达73倍,成为“世界增长率最高的股市”,越南监管部门对外资入场不仅不限制,甚至还采取鼓励的政策,使得国际游资安全地获取丰厚利润。但是,当游资完成获利过程后,就获利了结,对股市汇市双向做空,使越南资本市场惨遭灭顶之灾。越南股市自今年5月初开始下跌,在至今为止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跌幅已经达到64%,可谓惨烈之至。

  同时,最近几年,越南地价、房价持续上涨,持续时间长达十年。由于地价上涨过快,投资于越南胡志明市工业园的国外投资者要付出两倍于泰国曼谷工业园的租金价格,降低了越南的竞争力。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银行推波助澜。据摩根斯坦利的估计,贷款一直在以每年超过35%的速度增长。房价、地价的持续上涨,累积了大量泡沫,最终成为助推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现在,越南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平均下跌已达50%以上,由于这次下跌是泡沫的集中爆发,其强度已经完全超出了政府可控范围。

  与越南的情况相比,中国股市经过调整,估值已经回归到合理水平,市盈率即使与发达资本市场相比,也基本上具有了长期投资价值。关键是房地产市场,由于房价的涨跌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许多地方政府变相抵制宏观调控政策,导致房地产调控从2005年至今始终未能产生明显效果(只有深圳、广州等地的房价有较深调整)。越南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永远只涨不跌的房价,如果不提前通过调控挤压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将不得不面对可怕的隐患。我国房价与越南一样,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年的上涨周期。国际上公认的衡量房价合理程度的指标——房价收入比,通常为3倍至5倍,而在我国几个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这一比值已经高达30倍甚至40倍以上。早日挤压泡沫会承受阵痛,但这种阵痛仍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等到泡沫自发破灭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中国相比,越南是一个比较小的经济体,但是,鉴于越南与中国的许多共同点,对于越南金融危机,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