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待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双城记(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7日 16:30 和讯网

  从历史看,各个金融中心有其成长的特定背景和经济利益,一个国家其实不应该也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举全国之力建设某一个金融中心,因为这样做不但会封杀其他城市的发展积极性,伤害其经济利益,而且严重伤害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归根到底,“国际金融中心”能否成功建立,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的选择。在当前中国,由于国家“金融中心”的意志将金融资源集中到了上海,使上海发展成为最充分的金融要素市场以及外资银行中心,股票、外汇、期货、黄金、衍生品市场都已集中到上海,上海外资银行资产占全国规模的近60%,大量国际化的金融人才也汇聚到上海,并且依托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最发展的区域,因此在中国内地,上海无疑是最具备国际金融中心条件的,一旦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相信上海有望超过香港和新加坡,成为亚太区域级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有股票交易所,地区金融机构如招商银行(600036行情,股吧)和平安保险极具自生能力(这正是深圳优越于上海的竞争力所在,其市场机制和竞争精神很有生命力),如果能和香港融合发展,不但会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自身依托珠三角活跃的经济将成为强有力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只是深圳的这一发展路径使其最终委身于香港,而难以成为内地国际金融中心的依托。

  而北京,正象所出台文件中指出的,是国家的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它相对于上海的突出优势一是金融决策和信息中心,这一优势决定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无论总部是否在北京,都必须在北京设立机构并进行人员和业务的聚集,而金融机构的行为模式使北京自然就成为“金融中心”,这也可以称为权力导向的市场选择机制。事实上,虽然自90年代以来虽然北京被国家排挤在金融中心之外,北京相对上海和深圳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但权力导向的市场选择机制仍然使北京成为事实上仍可以与上海比肩的金融中心,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离不开北京。如果不是国家意志将金融要素市场集中到上海,北京其实是中国最具有国际金融中心条件的。其实,权力导向的市场选择机制更符合中国的人文社会环境,因而北京具有无比的发展潜力。北京相比上海的另一突出优势就是主要的银行机构和中央企业集中在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的信贷中心和资金调度中心,在间接融资占中国融资市场超过90%的现实背景下,北京即使没有股票、期货、外汇等要素市场,仍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因此,从尊重历史和现实出发,从尊重中国社会传统出发,北京是应该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进而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

  目前,上海的优势正是北京的劣势,而上海的劣势正是北京的优势。北京和上海又是中国内地最国际化的两座城市,在北京终于撕下面纱露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真实面目时,我希望两者能演出竞争与合作的“双城记”,中央政府对待两者也不必厚此薄彼,更不能行政压制一方而将资源集中到另一方,撒手让其充分竞争也许才是造就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要义。(作者为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金融学博士)

[上一页] [1] [2]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