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成贵:中国米价波动不会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0日 11: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申剑丽 社科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中国米价波动不会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中国俗谚,近期却令全球政界、商界的决策者们品味出深意。 正如此前华尔街的信心不足带给全球金融市场一场危机风暴,从埃及开罗到印度新德里,“米荒”正在危及全球粮食供应。4月 6日,开罗众多居民罢工罢课,抗议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最后演变成骚乱。 世界银行由此在最新的报告中警告,由于粮食和能源价格达到连续6年来的最高点,墨西哥、也门等33个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中国、埃及、越南和印度4个大米出口量占全球1/3的国家,今年以来已通过关税等手段收紧了大米出口。 4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考察春耕生产时说,现在国际粮价上涨也很快,供求紧张。我国13亿人吃饭只能靠自己,“靠任何国家都不行,得把粮食这头稳住”。 国际大米的涨势会否影响我国的粮价?国家采取的提高收购价等粮食政策效果如何?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还存在哪些问题? 本报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多年关注粮食问题,近期先后在东北、湖南等主产区调研。“我国粮食近年来连连高产,储备充裕,粮价不会因国际间的走势发生大波动;如果丰收太多,也不排除出口的可能。”他说,当务之急是确保稳产,通过粮食物流软硬件的提升,来改变局部地区卖粮难的状况,促进粮食市场的购销两旺。 温家宝总理在河北考察时也表示了这份信心,他透露,我国的粮食储备充裕,国家现有1.5到2亿吨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而且中国连续四年粮食丰收。今年无论从播种面积还是从苗情看,只要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就能够保持粮食生产的基本稳定。 国内米价短期不会大幅波动 《21世纪》:3月以来,泰国大米价格攀高达34年来最高水平,而国际大米均价则随之上涨了25%左右。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李成贵:作为国际间稻米主要出口国,泰国大米价格一直是国际米价的重要参考。但这次缘何这样还有待调查。而且价格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当地,大米报价新近多少、成交量有何改变、政府采取了什么紧急措施、相关利益方如何动作,这都需要综合分析。 如果价高,但有价无市,大家持币观望,也很难说短期内会对国际米价造成多大影响。 《21世纪》:国际上下一轮米价的走势如何?在国外米价不断攀高的过程中,我国的米价会否受到影响? 李成贵:从整体看大米价格应该涨一些,这几年玉米、大豆、小麦都在涨,但大米涨幅还不够。应该跟其他几大粮食品种大致平均,这种比较收益才能保证种稻农民的积极性。 目前还不能说国际米价上涨对我们影响有多大。总体看,我国有足够的大米储备,短期不会导致市场波动。泰国大米在我国属于高级米,涨价和多数人关系不大。而且粮食市场受国家宏观调控比较多,监管及时,不至于因此引发涨价潮。 《21世纪》:前3个月我国CPI屡创新高,国际米价的变动,是否会加剧中国通胀压力? 李成贵:由于米价波动不会大,对通胀构不成明显的压力。去年以来的通胀,一部分属于资源短缺类产品的涨价,还有一些是零售商在操纵价格。 由于耕地的稀缺,农产品也属于资源短缺类产品,随着石油、天然气、化肥、柴油等成本上涨,也确实带来农产品自身的价格上涨。农产品的通胀压力主要通过猪肉、蔬菜、食用油等农产品涨价体现出来。就粮食看价格总体还算平稳,玉米、大豆稍微涨得快些,因为这些对外依存度高,难免随国际市场波动。大米、小麦等涨得并不离谱,目前刚提高了水稻收购价,提高之前的价格水平几乎才和1998年差不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