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培育品牌做强中国创造(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7:15 市场报

  “一些地方存在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的现象,排斥外来产品和品牌,限制了品牌企业的发展空间。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侵犯知识产权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企业合法权益,挫伤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品牌研究专家林正大对《市场报》记者说,“就国产品牌来说,在广大农村,由于农民收入低,消费质量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消费观念,这也制约了品牌产品的市场扩张。”“科研和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创新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对《市场报》记者说。数据显示,2004年,在已发表科学论文数量的排名中,中国位列第九。然而,在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数量方面,中国仅位居第124位,这反映出大量科技产出的影响相当有限。

  “另外,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改进。大学过多地关注理论和机械式的学习,在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方面关注不够。在中国大学的工程类毕业生中,只有10%具备在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他们擅长记忆事实和通过考试,但非常缺乏主动精神。”蔡继明委员说。

  培育品牌只争朝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而很大程度上是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在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品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国际经济竞争是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战略上从依赖贴牌走向自主品牌,否则自主创新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礼华指出,困扰科技创新中的许多难题,除了从科技创新自身找原因外,关键是要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重点在于解决操作层面上的体制机制问题。

  “比如,目前制定的一些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多是注重单个项目、单个人。然而,市场竞争更多的是企业总体实力的竞争,因此,要把引导和激励企业提高整体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宋礼华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储亚平认为,国家应该重视对企业科研队伍的支持和培养,引导、鼓励更多一流人才进入企业科研一线。充分发挥国家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推动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培育知名品牌强调国家意志,这一观点并不过时。”全国政协吴明熹副秘书长说,“我们可以借鉴韩国扶持三星、LG、现代等企业争创世界知名品牌的经验,有选择地扶持一批享有一定知名度、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潜质的本土骨干企业,以设立基金或给予优惠贷款的方式支持这些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

  代表委员的忧虑也成了政府工作的重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科技支出 1134 亿元,比上年增加 134 亿元。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虽仅一字之差,但含义却差之千里。真心希望更多的中国创造、中国名牌享誉世界。”蔡继明委员说。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