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只问价格不问价值的文学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34 华夏时报

  刘 誉(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推荐在不久前结束了。面对着长长的提名的名单,往日熟悉的知名作家的名字历历在目,看起来这又将是中国文坛上的又一次热热闹闹的盛会。

  但是作为四年评奖一次的中国文学最高奖,事实上也是国家的第一文学大奖。从1982年开奖至今,已评选出6届共27部获奖作品(荣誉奖除外)。自首届获奖作品公布以来,围绕茅盾文学奖的褒贬、毁誉就一直众说纷纭。

  然而面对今年的提名名单,代表精英的评论界和代表民间的读者群都流露出了失望甚至迷惑的情绪,有人甚至说出了“堕落”的中国文学界这样的话语。

  对什么事情的看法一旦演变成革命口号式的评价,事情就有意思了。因为我们的文学看起来是一点也不“堕落”,畅销小说比比皆是,发行量上百万的作品也不是一本两本,某位80后的偶像派作家去年的新作起印就是81万册。这不是挺繁荣的么?怎么能和“堕落”沾上边儿呢?而且怎么茅盾文学奖提名一出,大家就都对文学界那么愤慨呢?

  在这儿我们就不能不回避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文学边缘化,其实也就是文学价值的边缘化。

  面对我们快速消费文化、图像式阅读习惯形成、文化市场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文学被边缘化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词。不但学者甚至许多知名作家也都对这样的说法表示认同甚至欣然接受,像张贤亮、贾平凹这样的著名作家都说出了这样的语汇,似乎在商业社会中这是必然的。确实,和电影51亿的票房、上千万观众群体的电视剧相比较,小说那点儿销售量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而为了适应娱乐性的文化需求,为了让自己不被“边缘”,文学的消费功能被前所未有地强化与放大了。

  但是当文艺的商品化、消费化潮流形成浩荡之势,文学的审美性日益成为消费性的附庸、个性化被商业化取代、媚俗低级倾向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其结果只能使精英文化日渐衰颓、人文精神日趋失落,更加速了文学的靠边站。

  这种说法会让许多人不满意,但这事儿不能较劲儿,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个畅销小说排行榜,看看里面的大多数作品是什么,就不能怪人家说你“堕落”。在市场和文学品质的较量中,文学作品文本价值在一点点地丧失,表现出一种肤浅的浮躁化、功利化、商业化、低俗化的倾向。

  我们追求的似乎只是价格而不再问价值。也有观点认为是世界文学大趋势使然,还举例说明诺贝尔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其关注度也在下降。市场成了主导一切的因素,大出版集团的操纵,作家的智慧被出版商控制,自然令作品质量下降,作家关注度下降。读者关注度的缺失,导致文学价值的降低。

  还是在给文学价值的迷失找借口?我倒觉得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文学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本质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没有一个国家会漠视文学边缘化这个问题。它不但使文学丧失了其在社会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也使文学衍生的文艺作品迷失了其应有的价值。

  从朴素的角度出发,写出永恒不灭的人性是文学的核心价值,给人以精神上强大力量是文学作品的伟大之处。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可以让无数热血青年认清当时的社会,忘我地投身于革命,这正是文学的力量、文学的价值所在。我不想鼓吹左翼作家的先进性,也不想为意识形态写作摇旗呐喊。就文学作品本身而言,《家》、《春》、《秋》表现出了一个民族和社会在那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我们不可以否定这样价值的体现。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