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民分红1000元可行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6:01 《理财周刊》

  “建议给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人民币!”这是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今年1月在上海两会上没有被立案的一份正式提案。有人认为这个建议非常荒诞,但细细品味之下,可能会发现它极其合理的另一面。

  文本刊记者 江南

  2008年3月初,通过上海市政协有关人士的帮助,记者拨通了刑普委员的手机。

  刑普是上海汽车集团的副总经济师,曾在美国留学,专门学习经济学,之后在华尔街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从事过数年专业的经济分析,是一位经济专业人士。

  他的工作很忙,但是依旧简单地谈了关于这个提案的内容。

  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

  这份名为《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的1500字的文章,花费了刑普不少心血写就。

  “对现实中能操作与否,我不好估计,也估计不到,这超出政协委员的能力范畴了。我不是专职做这个的,我提了就到位了,我没跟其他政协委员商量过,我一个人提了。”面对网上有人指责他的提案荒诞不经、是为了出风头的说法,刑普很坦然,“我想强调的是,不能用荒诞来形容这个提案。你可以说,经过实证研究,不适合中国的现实,弊大于利,但绝不能说是在胡扯。”

  在这份提案中,刑普分析了当前我国财政收入高增长与居民收入相对低增长之间的矛盾。

  “继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首度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将再上新台阶,全国财政收入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2007年同比增长31%左右。”(撰写提案时2007年的财政收入统计数据尚未出炉,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2007年51304.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三成多。――记者注)

  于是,刑普建议,可以通过向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的方式让人民直接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作为CPI高增长的补贴,快速刺激内需,同时可根本改变外资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增加宏观调控的手段。

  除了财政收入高增长外,刑普考虑的另外一个因素是CPI。他指出:“在现阶段,我国政府和人民面临通货膨胀的考验,2007年11月CPI高达6.9%(2008年1月上升到7.1%――记者注)。通过利率、准备金率、发行特别债券等货币供应政策的调整,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改变外资预期人民币升值而大量涌入的趋势,使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实际的困境是,我国在提高人民币利率,而美国等却在大幅降低利率以拯救经济。现实的利差加上预期的汇率升值,都将促使外币进入中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外汇管理的堤坝只能阻挡表面的资金,实际却是暗流涌动。

  其次,国内银行受到准备金提高的压力,中小银行将面临经营困难;从中长期来说,央行也将面临支付大量利息的压力,有些经济学家也提出,最终买单的还将是财政,长期仍将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国内企业因信贷规模的压缩也会出现资金断链,不仅是房地产行业,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很可能出现百业萧条。相反,大量涌入的投机热钱却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假如短期汇率大幅升值,改变不了汇率继续升值的预期,同时会使中国的出口业受到巨创,使对出口依赖度甚高的中国经济受到严重拖累。

  我国政府在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也在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比如现在出台的一些补贴电视机购买、节能照明补贴等,固然是反映一部分农村扶贫和产业鼓励的导向,但也会出现不公。行业导向最终是拥有资本者获得最多利益,实际消费者和工人只是少量受惠,买单却是全国人民,最终可能还是资本利益集团和官员寻租得益。过度的财政政策,也是和企业在抢资金。

  考虑民生,政府也在使用行政手段干预价格,这体现了公平原则,但长期而言却会使市场机制出现扭曲。”

  他在提案中的这番分析,其实逻辑结构十分严谨:当前经济运行的最大困难之一无疑是高通胀趋势,而高通胀的长期买单者正是国家财政;而当前克服高通胀趋势的手段不多,副作用也大,比如利率杠杆、收紧信贷规模、甚至直接用行政手段干预商品价格等,都不是可长期维持之举;在此情况下,发1000元实际上相当于一次货币再分配,让国家财政提前为高通胀买单。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